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不是家长的专利。这两句话矛盾吗?
不矛盾。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如果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就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到了孩子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才回来。
初中回来照顾孩子的理由是,初中生正是性格大变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不然学生可能会染上一身的坏毛病。
可事实证明,初中生回来陪伴孩子成长,确实没有变坏,可是学习成绩,却不见得好转。
高中回来陪伴孩子的理由是,快高考了。不能对不起孩子,要回来照顾孩子几年。学生是回来了,可学生说,回不回来都一样。还不如出去多挣点钱呢!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也影响到了,在校学生情绪的变化,他们不仅仅是需要学习成绩的增长,他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你的电话在通话中,你的电话在占线,你的手机已经关机了。
所以你说每次说妈妈最爱你,爸爸最爱你,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
当有一天,你发现孩子什么都不对你讲,只是敷衍你。让你有力无处使的时候,你终于明白,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早些时候的家长,吃了这个亏以后,惊醒了后来的家长。
就算是吃菜咽糠,只要生活过得去,父母当中其中有一个人就要留下来陪伴孩子。
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都是情绪很稳定,在学校里也调皮捣蛋;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别的学生发生冲突。
那么这样做,也容易给家庭造成负担,也容易让一些家长把这个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
“我为了你,都没有出门打工,你学习就给我搞成这个样子?”
“我整天在家里陪你,看看你学习搞成这个样子,你对得起谁?”
这样的话语,时常会在一些家庭中出现。最终的结果就是,并没有达到预期陪伴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