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蔡崇达的《皮囊》在我电子书架上放了很久,但是翻来两页就一直搁置,尽管心里很清楚这书得赶紧看,但每次都会先看其他。
直到昨天在图书馆中无意看到,赶紧借下,从昨晚到今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
读书,有本书翻在手中,确实还是不同。
看完后又在图书馆转悠了一下,想找找有没他的另一本《命运》,没找到,马上网上下单了一本。
二、
看《皮囊》,有一种熟悉感。
我找出了自己与作者的关联——
1、我俩都姓蔡
2、都是80后
3、都在海边小镇长大
4、都在闽南语系奉信神明的环境中,哪怕后来我搬回了潮汕,也是遵循很多古制礼法香火旺盛的地区
5、读的都是师范院校
不同的当然是,我是素人,他自从出了这本书后,也算名人了。
找出这些雷同项,是想说明,他书中提到的背景、乡土、风情、人物,都让我感到如此的贴近。
三、
但这种贴近,或许也并不需要有上述的雷同项。
因为人性虽复杂,但很多时候,却又往往万变不离其宗。
很多人似乎可以从这本书中,想起小时候的某些邻居,某些同学,某些亲人,感觉到自己很多心中想说却不懂表达的话,被蔡崇达用故事表达了出来。
这些故事,或许勾起了读者的个性回忆,也或者让看完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读者,有各自的理解偏重,思绪涌动。
诚如蔡崇达所说,写作,是为了“看见”每一个人。他的这本书,如果说是自传式散文,但却能做到克制了自嗨式书写,冷静地展现了一个写作者的客观表达,某些比喻让我也有惊喜。
四、
好的作者都有一个故乡,于蔡崇达,就是这个晋江东石镇,这个滋养了他骨血的故乡。
恰好看这书的当口,图书馆正在开一个我们这带基层社区文明共建的交流沙龙。
听得我的这个小区常住人口1.2w人,其中以中青年群体最多,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如何去构建一种新型的社区文化,如何让大家找到一种新的故乡感?
我确实不知道这些住进了商品房,以社区为网格的小孩长大后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羁绊?
我们有时一两个月才会偶然碰见同层邻居,礼貌性问好,却不再如小时候敞开大门,捧着饭碗窜门熟知邻居家事那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孩子们少了很多观察各种人性,见证各类变迁的窗口。
也或许是因为城市化的扩张,也更让我们这些接过地气的小镇青年,会更加着迷于乡土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或是在记忆中驻足过的各种各样的人,并且从这些经历的变迁里逐渐琢磨出一种叫命运的东西。
《皮囊》这书里,我看到的是,命运与个人的心性关系巨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