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谢希孟:南宋最绝情的词人

谢希孟:南宋最绝情的词人

作者: 玉宇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1-03-23 13:20 被阅读0次

      江岸边呼啸吹过的风一瞬间显得有些沉默,我无法想象到那个姓陆的女子当时的心情。也许所谓肝肠寸断、撕心裂肺所形容的便是这种极度的痛苦。随着啜泣声传来,大风继续吹起,一如往常的灌满了船帆。

    而船中那个姓谢的男子终于从容离去,船只去后水面仅留下了一道迅速被抹平的波纹,而男子虽离去却随手抛下了一首刺痛后无法被愈合的词作:

   

“《卜算子.赠妓》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个偶尔会念叨“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的才子考入了进士,并从师于理学大家陆九渊。没错,就是“陆王心学”的那个陆。

    这个才子就是谢希孟。谢希孟,又名直,字古民,号晦斋,浙江省黄岩城西三童岙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在年仅二十四岁就已经声名鹊起,受到了学者楼钥的器重。

    年少得志四个字对于旁人来说是很难,但对于谢希孟来说却显得理所应当。他的祖父曾为参知政事(宰相),而他父亲是太常寺少卿,亦身居高位。良好的家学教育外加上他本身的天资,最终养出了他一身的文气。

    “逸气如太阿之出匣”时人如此评价之,太阿,锐器也;出匣,不藏其锋也。根据后来他不同于世俗的行事来看,到也真正是恰如其分。

  宋代诗人叶适曾经有过一首《送谢希孟》:

    白头趋幕府,早已负平生。

    未放鹏舒翼,应烦骥敛程。

    驿梅催冻蕊,柁雨送春声。

    为语常平使,开怀待子荆。

    初入仕途的谢希孟到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顺意,先后做过大社令、大理寺司直、奉仪郎、嘉兴府通判等官职,但事实上他的性格并不适合官场。

  “ 旷达,终不受羁束”,这是后人给他的评价。而怀着这种性格又岂能长久置身官场,难免会导致谢希孟一生屈沉下僚。

  后事果然,时谢希孟登上仕途时,正值韩侘胄执掌朝政,大权独揽,打击异已,定“程朱理学”为伪学,定赵汝愚与朱熹为逆党之首,举国上下一片腥风血雨。在南宋诡谲不定的官场上,谢希孟很快就随着党争中朱熹一派的失败而被迫离开。

    得意楚馆,失志秦楼,也许是为了寻求慰藉吧。仕途失意的谢希孟转而将一腔深情付与风月。才子佳人,有些时候其实是无奈之举。

    还是“旷达,终不受羁绊”,这种性情虽不适于官场可在这秦楼楚馆处却毕竟成了才情倜傥、不羁仪态,也更惹来无数女子青睐。

    那个姓陆的女子适时的出现了,她虽然只是一名艺妓,无法给谢希孟更大的帮助,但其善解人意,才艺高绝处对一个心中落魄的人又会有怎样的安慰?

  在这位陆姓女子的陪伴下,一时间在官场遭受打击的谢希孟仿佛重又找到了自己的得意处,他好像重又变回了那个文采高绝,不在意人间杂事的谢家公子。

    依旧是那句“旷达,终不受羁束”,谢希孟的本心中有着一种洒脱。于他而言,既受了党政波及难以立足朝堂,却同时也脱离了朝廷束缚。虽在朝堂处他已不能做的更多,可他是谁,他到底还是那个才情高绝的谢希孟。

  每日里意气风发的才子会有多迷人?姓陆的女子不知道,在每日里不离的相伴中两人的关系竟开始渐渐反了过来——变成了她的沉沦。

    我愿为你舞霓裳,我愿陪你共良宵,我可以听你诗词吟俄,明月清风……但我不知道我付出了几分的深情。这是艺妓的无奈,其实艺妓们并不是不愿,而是不能。身不由己,心又如何能由己?

      而那个姓陆的那个女子也许会感叹自己何其幸运吧?当鸳鸯楼成的那一刻,她的眼中有光彩万种,何其明媚,深情之可怜,竟也许有了十分。

    谢希孟为她盖的不止一座鸳鸯楼。

     

    谢希孟的师父是陆九渊,当他听说谢希孟流连花丛时虽然无奈,却也并不好说什么。      南宋风气如此,上有宋徽宗和“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的李师师的风流闲谈,下有王之望写下的“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就算是像苏轼,辛弃疾这样的大词人又有几个没在烟红酒绿处留词几阙?

      可他觉得谢希孟身为理学门人不该如此放纵,尤其是当听到谢希孟居然为妓女建起了一座鸳鸯楼后,他终于找到了谢希孟,狠狠斥责他说:“士君子朝夕与贱娼女居,独不愧于名教乎?  ”

    谢希孟无奈一叹,洒然一笑。虽然是面对着自己的恩师,但他仍然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说:“弟子建成鸳鸯楼后有楼记一篇,愿读与恩师一听。”

      陆九渊闻言好奇道:“楼记?且读来。”

    谢希孟一躬身后,朗声道:

  “自逊、抗、机、云之死,而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

    怎解?楼记中这句话提及的“逊、抗、机、云”四人分别是三国东吴名将陆逊、陆抗,西晋文士陆机、陆云,他们都是陆家先祖。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打陆逊,陆抗,陆机等人死去,陆家的英气就已经完全不在男人身上,而全部钟爱留在女子的身上了,也就是这位他所钟爱的陆姓女子。

      陆九渊听罢若有所思,知道自己终于无法劝动这个不同寻常的弟子,只得离去。

    “陆九渊责谢为妓女建鸳鸯楼,有愧于理学。谢即口咏《鸳鸯楼记》:‘自逊抗机云之后,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陆闻之而去。”

      “而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这句话颇值玩味,甚至有人因此说谢希孟便是那说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贾宝玉的原型。

   

宋代诗人陈傅良曾有《送谢希孟归黄岩》共四首,摘录其一: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这是其他人眼中谢希孟的离去,仿佛潇洒从容,去如来皆是一样的得意,却少有人注意到,那一个女子此后的伤悲:

    当老师走后,谢希孟与陆姓女子的生活愈发的美好。鼓瑟和鸣的日子让姓陆的女子迷失了,她竟寻找到了几分家的感觉,就像是她命定的归处。这感觉是如此甜美,以至于她竟忽视了,那个男子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厌倦。

      “一日,忽起归家之念,匆匆辞官,某妓追至江边,涕泣沾襟。”

    谢希孟的离去是如此的突然,但却并不突兀,是她沉湎于美好的陪伴而失察于谢希孟偶尔不经意的叹息,或对着某个方向短暂的驻足。

    谢希孟走的如此决绝,但心情却并不沉重。当船只出发,他只是离去。

    仅留下的一阕词何其绝情:

《卜算子.赠妓》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那个哭泣的女子依旧在河边,只有顺流而下的江水听见,只有啜泣声依旧被大风吹散。

    唉!

    其实哪有那么多深情可言,秦楼楚馆所能容做的不过就是让那些失意人找到一个得意的地方,却还是总有那么几个痴情的女子愿意深信。

    谢希孟归回黄岩后晚年隐居,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轶事:

  “归家后隐居灵石,邻人陈伯益善画,面黑多须,谢在陈的自画像题:‘伯益之面大无两指,髭髯不仁,侵扰乎其两旁而不已,于是乎伯益之面所余无几。’”

  但除此之外的其余诸事就少有提及,也许他在那天还写过了很多词但却大多佚散。而在所存的所有词作中,我们会看到——再无一首、无一句、无一字提到过姓陆的女子。他果然轻轻松松的就做到了曾经说过的那四个字:断不思量。

相关文章

  • 谢希孟:南宋最绝情的词人

    江岸边呼啸吹过的风一瞬间显得有些沉默,我无法想象到那个姓陆的女子当时的心情。也许所谓肝肠寸断、撕心裂肺所形容...

  • 朱淑真诗词200篇大全集

    朱淑真 (南宋著名女词人)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

  • 今日份练字打卡—谢池春·壮岁从戎

    《谢池春·壮岁从戎》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

  • 《绝妙好词》跋

    《绝妙好词》,南宋周密辑录。共收词人132家,选词390首。所选偏重宋末临安词人群体,诸多南宋后期不知名词人之词作...

  • 米粒习作|我最佩服的一个人

    文|米粒 我最佩服的人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 观宋填词180|刘辰翁3首上元词,写尽故国哀思,第3首写完即逝

    前言 今天讲的是辛派词人中的重要人物刘辰翁。 南宋遗民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别号须溪。又号须溪...

  • 辛弃疾小档案

    辛弃疾小档案 个人资料: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被人誉为“词中之龙”。他是南宋豪迈词人的领军人物,与...

  • 千年前的巅峰对决

    文/众石也 说到词,宋词,无出其右者,而说到宋词,南宋词人辛弃疾和北宋词人苏轼应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两座高...

  •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醉里挑灯看月,梦回吹角连营”,醉梦里总能梦回当年上阵杀敌的日子,军营里...

  • 唐宋词十七讲14

    读吴文英 周邦彦是结北开南的词人,吴文英是由南追北的词人。周邦彦由北宋开了南宋的风气,而到了吴文英又有南宋追回到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谢希孟:南宋最绝情的词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ey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