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助职场有2种现象,比较内向的人害怕向别人求助,除非到了自己完全搞不定的时候,第二种,比较外向的人,不管什么屁事,都喜欢找人帮忙。
我本质上是第一种人,虽然我讨厌第二种人找我帮忙,但不得不承认,第二种人,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为什么呢?内向的人擅长自己干,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件好事,但问题也造成了跟别人的互动少,变得不擅长沟通,很难产生很多很好的关系。
而外向的人,把时间花在请人帮忙,虽然自己干活不是最棒的,但请人干活的技巧锻炼地很娴熟,从而沟通能力强,有好的人际关系,别人帮她把事情做成。
从结果上看,差不多,但从效率来说,第二种人更有发展的前景,能成为管理者,整合更多资源,做更大的项目。
01
关于求助的3个心理障碍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靠自己完成任务,这是一种农业思想,而不是现代社会分工的概念。
对于求助我们主要有3个心理障碍
1、求助别人,丢人,显得自己无能
某件事我们需要求助于别人,就等于承认自己不会做,做不到。显得我们不如求助的那个人,自己觉得无能。但我们内心有攀比心理,有争强好胜的心气,不愿意承认这种差距。
从理性来讲,寸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多有自己的擅长的事,也必然有不擅长的事,只有通过干自己擅长的事,外包自己不擅长的事,把自己时间投入到自己擅长的事,才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我们要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找到自己的长板,避开自己的短板。
2、求人,怕欠人情,很难还
有句话欠债还钱,但人情债很难计算价值。还人情债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职位高、资历深的人不会把帮忙这件小事,放在心里,更不用说指望你回报他。
其次,人情的往来,你帮我,我帮你,在反复的帮忙中,很难算得清谁付出的更多,谁得到更有价值的帮忙,没有人是每时每刻活在理性的计算中。
不要太在意人情,接受有些人情还不了还不清的事实,就当运气好,得到了上帝的恩宠。
3、求人,怕被拒绝,很尴尬
求人帮助被拒绝时很正常的,有可能你的忙别人也不会,自然爱莫能助。也有可能,刚好不凑巧,时机不对,他没空。也有可能帮你这个忙太麻烦了,他不想为此折腾,不值得。
求助别人,被拒绝是很常见的事情,可能有各种原因。本来,世事就不能随心所欲,总有各种困难,接受会被拒绝的可能,理解被拒绝的原因,再次寻找其他求助的途径。
02
求助成败的2个关键因素
我们设身处地,假设有个人让你帮他做个PPT,挺麻烦的需要1个小时,你会考虑2个因素:亲疏关系和利益。
如果他是平时要好的朋友,可以辛苦一下,免费效劳。如果他不怎么熟悉,但苦口婆心,为此还请你喝茶,你也只好帮人一把。
但求助最有趣就在这里,一回生二回熟,经常帮忙,彼此有更多话题,更多交流,从而关系就慢慢亲密。
职场的很多关系都是由求助、帮忙开始,慢慢有了更多的利益交换,最终容易成为盟友。
03
求人帮忙是个技术活
首先,求人帮忙,要找对人。比如,我出差时,也有路人会找我问路,我当然是无可奉告。他如果找店铺的工作人员问,显然成功率就很高。
其次,要会抓住时机。我在培训项目中,经常要邀约老师上课,我喜欢跟他闲聊时邀约,最好旁边有其他同事,显得他有水平,其次氛围比较轻松,他容易一脑热就答应。
此外,先从小忙开始。比如,刚到新公司,关系再不熟,向同事借用一下笔、剪刀之类,他总会答应,多来往几次,感觉就熟悉了,遗憾帮大忙也比较有机会。
最后一条小建议:给点吃喝回报帮忙最划算。
很多女生会带点吃的东西来公司,聪明的女生会把这些食物跟别人分享,再遇到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就名正言顺多了,我就频频中计,吃人嘴短,心虚呀。
最后,总结一下,求人帮忙将会是生活和工作的常态,是社会分工造成的,也是人际关系敲门砖,抛掉心理包袱。决定求助成败的关键是亲疏和利益,简单说要么花时间,要么花钱,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