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史书的时候经常会想,历史有真相吗?或者史官陈述了大多数史实,但一些猜测、评论或者也夹杂在其中,作者并不想舍弃。真相与否,没人能解析得清楚。把历史的时间维度拉到自己的尺度,把历史的空间范围拉到自己的周遭,也一样,很多事情只是事情本身,至于背后有什么因果关联,想多了不仅累及自身,而且不一定能找到真相。
在余秋雨老师的《霜冷长河》一书看到一个案件典故,说的是一本军事机密笔记本突然丢了两页,惊动军政高层领导,以致于匆忙判定为间谍案,不惜出动大量侦破人力与资源去追查,最后一位英明而又有魄力的断案高手回到了简单的视角,并找到了结果,两页机密纸稿给一个内急的人撕去当手纸了。这里自然因为两页军事机密的重要性,所以有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查调的理由。真相的获得,也自然是皆大欢喜,除了获得惩处的那个大意的看守者。当然,这个案件的最终获破还说明了:真相,可能很简单;想得复杂,可能劳而无功,也可能加剧了对真相背离。
而倘若事情发生在凡人的需求上,那耗损精力去追根究底,就是折磨身体。最近看了一部美剧,《哥潭镇》,明面标榜民风纯良朴素的小镇,接二连三的莫名死人,不仅有老百姓、小民,还包括一些商界政界有头脸的人物,背后是多方利益势力的火拼。或许,哥潭镇的老百姓民风是纯良的,而上头的高层,也极力鼓动拥护民风纯良的品德,至于他们自己,看看剧情就知道了。开篇就被莫名击毙的商界风云人物夫妇中的父亲,在留给他儿子布鲁斯的信中说:幸福与真相,不可兼得,除非你有了什么重大使命,老爸还是希望你选择幸福。布鲁斯老爸希望儿子当一个普通人,简单快乐就好。当然,布鲁斯有主角光环,要选择真相,不要平淡的幸福。
虽作为常人,大多数自小就给灌输了大理想、大使命,喜欢通过现象看本质,喜欢掌握规律规则,喜欢追求真相。当然,看到事物的本质、掌握自然规律、获得事件的真相,能够带来创新、带来进步、带来乐趣,但是,很多本质、规则、真相大白之后,你会发现,生活变复杂了,条条框框多了,埋沉的肮脏显现了,周遭环境的风险增加了,幸福感弱了。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无知就越多。电视剧里的少年张三丰说,不知道的都没命了,知道的还得了(知道越多,死得越快)。
确实,有些时候,知道越多,烦恼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