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时候,感受到柔软的笔毫在纸上游走的声音力度节奏,一种风在追寻穿过墙壁的自由;研墨的时候,感受到墨条在砚石的细细摩擦中,缓缓渗透融入清水里成为或浓或淡的墨液的欢欣;泡茶的时候,感受到饱经沧桑的枯而未亡的茶叶,在恰到好处的沸水的洗礼中,渐渐舒展开它蜷曲的身体,慢慢地释放出它的香气,它的味道,一点点恢复到它原本的样子。
听见笔和纸顾盼,听见墨和石私语,听见茶叶缓缓舒展它的筋脉肢体,这让人心觉得踏实而美妙!有人说,现成的墨足够好了,何必要自己磨;有人说,没必要一遍遍地写,可以写写其他的;有人说,这样子喝茶未免也太麻烦了!
仿佛做这些事情,都是那样的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费力也不讨好,何必呢!的确,乍想起来还真是这样,何必呢?想了想:
倘若做一件事是抱着目的去的,为了写字,有现成的墨,直接用来写就行了;为了一片绿荫,没必要费劲去种一棵树,守候它慢慢长大,直接去寻找一片现成的森林就行了;为了解渴,直接开水泡一大壶茶咕咚喝掉就行了。在目的论的假设下,效率才是一切,这样浪费时间的行为必须是要被果断抛弃的,所有的过程能够压缩尽可能压缩,越快越好,因为效率就是金钱!
可是,倘若一个人并非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它是以生命为导向的,那事情就会变得全然不同。除了她自己,没有人可以催促她评判她考核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忱。那么她一定会努力地使事情放缓,使节奏变慢,她会恭勤不倦乐此不疲孜孜以求,这样一来,时间的流动在她的感觉里也变得缓慢起来,生命便会因此而无限的增加了,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采取何种导向,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人本身,如果你把人当成一个工具,一台工厂里的机器,那你一定希望它最好日夜开工不停运转,最大程度地榨干它的使用价值;可是如果你把它当成生命本身,那你就会尊重它的生长规律,你会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你知道四季轮回,每一天都少不得,每一天也多不得,它就那样按照它既定的节奏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走在它自己的道路上。你知道你没法揠苗助长,你也没法让果子一天长大。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并没有一个终极的意义,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因为所有生命的终点都是坟墓。所以,只有过程才是我们所唯一拥有的,如果为了追求谁比谁更快走到终点,而忽视了过程中匆匆而过的风景,那真的就是得不偿失,完全地错过了生命本身。
你爱物,物也会爱你;你不伤物,物也不会伤你;人与物之间相互倾听,相互懂得,相互爱护,相互看见,相互成就。想来,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便必然地知道孰轻孰重,何去何从。况且,慢也未必就是真慢,快也未必就是真快!道德经有云:少也得,多则惑;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无尘壬寅立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