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读本书Day60-《神经的逻辑》

每天读本书Day60-《神经的逻辑》

作者: Doit_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21:44 被阅读0次

内容介绍

《神经的逻辑》原书书名直译过来就是“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大脑机制”。作者埃利泽·斯滕伯格用一套大脑机制破解了这些奇怪行为,包括做梦、催眠、虚构记忆、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会幻听、人格分裂等等。

1、神经的逻辑是如何构成和运作的?

1)神经的逻辑是怎样构成的

(1)神经逻辑的目标:维持自我感

自我感就是指大脑对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感带给人们“我”这个概念。“自我”是完整而统一的,自我感在“我”和“非我”之间划分了一道界限。

(2)大脑的两个系统:有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

每一时刻你所专注的事情就会进入有意识系统,被你所意识到,并加以理解和思考。与此同时感官接收的其他信息,全都进入到了无意识系统。
几乎所有脑区都可以既参与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又参与无意识的思维过程。

2)神经的逻辑是怎样运作的?

(1)无意识系统会通过整合感官信息,创造对这个世界完整、统一、连续的解释,这个解释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一样。
(2)有意识系统会对故事进行反省和修正,最终让人体会到一个正确的完整的自我。

2、如何用神经的逻辑破解人类的非理性行为?

1)普通人也会有的非理性行为

(1)做梦。

人在睡着时,大脑会自作主张地随机发射电信号,无意识系统就会在接收到的数量众多的信号中理出头绪,将离散的信号碎片拼合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梦。
但同时,负责监察和体验自我的有意识系统,在人入睡后会完全静默下来,使得做梦者无法审查梦中的错误,所以梦通常会比较荒诞。

(2)被催眠。

催眠把人从意识清醒状态,导入到了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里,人们会将想象中的事物当做真实的场景。
这是因为,催眠可以阻断有意识系统的反省修正功能,这使他无法意识到脑海中画面是是虚假的。
随后,被催眠者的无意识系统为了维持自我体验的完整,利用这些画面编造出了一个故事,以使得这些突然插入脑海中的场景变得完整又真实。

(3)虚构记忆。

大脑中,记忆就像一张张快照一样,无意识系统将不同的快照加以整理,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这个故事构成了我们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记忆的快照之网中被塞入了一张虚假的画面,为了维持个人故事的完整性,人们会努力在记忆库中搜索和那一部分记忆有关的画面,将一些不相关的素材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故事,由此产生了虚构的记忆。

(4)用编造故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超自然现象”,比如“鬼压床”。

“鬼压床”其实就是“睡眠瘫痪”。
当你在睡觉时,在某一阶段,控制身体运动的肌肉却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当你醒来时,会经历两个步骤,一是恢复知觉,意识到自己醒了,二是恢复对肌肉的控制。
一般来说,这两个步骤是同时进行的,可有时,肌肉控制也可能出现延迟。这就会导致人在意识清醒后的几分钟里完全动弹不得,且感到身边有异物。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虚构了故事,来解释这种感觉。

2)患有特殊疾病的人身上的非理性行为

(1)先天盲人可以看见。

无意识系统会综合视觉、嗅觉、听觉、味觉以及触觉这五组知觉,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人生体验。这样多感官的协作创造了一个后备系统,也就是说,当某一种感官出现故障时,就可以由别的感官补偿。
所以有时候盲人所说的“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而是大脑为失明者整合出来的视觉化版本。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患者幻听的声音,其实是他们自己喉部肌肉活动发出的,只不过音量太小,别人听不到。
同时,因为“推测放电”系统出现故障,患者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声音,这时无意识系统为维持自己完整的人生体验,就会为此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虚构一个故事。

(3)人格分裂。

在人格分裂时,脑为了保护自我,反而拆散了自我。
当人遭受重大创伤时,统一的自我太过危险,为了保护自我,脑只能通过隔绝危险自我的方式,来拆散自我,这就导致了人格分裂。
利用心理学中催眠的方法,可以让人将意识从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打破隔离屏障,引出不同的人格,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沟通,治疗这一疾病。

作者这套维持自我感的大脑机制,神经科学界是颇有争议的。因为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崇尚客观的自然科学来说,它很难进行研究设计。但作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是构建了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使各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例连在一起,它是一座引导我们继续探索的平台。

相关文章

  • 每天读本书Day60-《神经的逻辑》

    内容介绍 《神经的逻辑》原书书名直译过来就是“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大脑机制”。作者埃利泽·斯滕伯格用一套大脑机制破解了...

  • 《富人的逻辑》:每天听本书

    关于作者: 雷纳·齐特尔曼是德国《世界报》的高级主编,他曾借助报社平台,在地产界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后来自己经营一家...

  • 神经的逻辑?

    安东综合征:患者失明自己却意识不到。另外,看不见,但能想象视觉图景。 原因:视觉硬件和用来监控硬件的各个脑系统之间...

  • 每天听本书《失败的逻辑》有感

    文稿引用: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1. 对时间结构不敏感 (1)时间结构指时间会沿一个方向运动,这个...

  • 哲哲的ML笔记(十六:样本和直观理解)

    神经网络与二元逻辑运算符 神经网络中,单层神经元(无中间层)的计算可用来表示逻辑运算,比如逻辑与(AND)、逻辑或...

  • 神经的逻辑 书摘

    书的背景 埃利泽·斯滕伯格(Eliezer Sternberg),塔夫茨大学医学博士,耶鲁-纽黑文医院住院神经科医...

  •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就是这么简单!

    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是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的第510天,第510本。今晚这本书是《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在...

  • 浅读逻辑(二)

    读一本书,感受成长时光,读《简单的逻辑学》第二天,对逻辑学又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其实逻辑这个词看起来就充满逻辑...

  • 1.1 神经网络入门-逻辑斯底回归模型

    1.1 神经元-逻辑斯底回归模型 神经元 :神经网络的最小结构,多个神经元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神经网络 逻辑...

  • 管理的逻辑:高绩效组织的改进语言

    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是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的第548天,第548本,今晚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是《管理的逻辑:高绩效组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读本书Day60-《神经的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mi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