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厦门玩,经历了一件反常识的事情。
从火车站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转眼就到了知名的环岛路。
我哇哇地叫着,好美啊好美啊,这马路边朝海的房子得有多惬意啊!
没想到,司机大哥噗嗤一笑说:
也就你这种外地人会这么大惊小怪地歌颂这些海景房。我们本地人,从来都不买的。
我奇怪了,咋了呢,人家海景房招你惹你了?
司机大哥一本正经,头头是道:
第一,太贵,这房子动辄6万以上,出租率又低,回报低得惊人;第二,自己住嘛,冬天一开窗,冷得裹羽绒都来不及,上个厕所更加直打哆嗦;夏天一开窗,墙纸1个月就发霉,衣柜3个月就长毛;第三,再大不了,卖掉它吧,但要有人接盘啊!反正我有个亲戚的海景房,挂了三个月了,孩子赶着读书只好平着出了,现在换了个市区的老破小,上班油费是原来的1/10……
我去!海景房的坑果然够大。
说好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只是“面朝大海,冷死活该”。
这大概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真实场景。
拿人民币投票的时候,还真的不是在写诗!
其实海景房这个坑,我妈也曾经差点要摔进去。
记得大半年前,一个亲戚火急火燎地跑来拉我妈一起去厦门湾三日看房游。
说免费包吃住,只要出机票。
我妈兴冲冲就跟着去了,三天两夜,果然是包吃住。
看到那房子,老人家开心坏了,跟我家祖上留下的老破小根本没法比!
有电梯就不说了,还有一个对着大海的阳台,阳台上送一个大泡池。
首付10万起,无敌海景加养老度假租赁打理一条龙,就可以打包带走。
当时我家亲戚一直想在海南买房,犹豫了太久没定下。
后来海南限购了,那悔恨的心哪,简直就差拿人民币去撞墙。
终于,又有机会掏10万块重拾幸福,她当场就下了定。
我妈那小心肝哪里受得住亲戚的怂恿啊,当场就打算打电话给我,说要拿我的名字下定(因为可以做房贷)。
我随意查了一下那个小区的位置,简直吓得把手里的辣条都掉了。
转3趟公交车、转轮渡、再转一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厦门市中心,行程足足需要3个半小时!
果然是旅游度假必备,远离人间烟火。
我二话不说让我妈回来,10万块的春暖花开,请先想想去哪里买菜。
幸好当时我果决,现在我家的亲戚那套海景房,1年只去度假一两次,我算他节省20天宾馆费,顶多1万块钱。
算下来年回报率才2%,还亏了贷款利息,还不如买余额宝。
避暑?养老?租出去?
想想那个偏远的地点,这些统统都是伪命题。
海景房这个词,其实在中国流行了10年。
最初的时候,是三亚、大连、青岛、厦门。后来,渐渐发展到威海、乳山、龙口、文昌这些小城镇。
开发商一片片地低价拿地,一茬茬地收割外地人。
据说大连、厦门的海景房,60%卖给了外地人;
烟台、威海、乳山的更甚,沙盘上的小点点,几乎90%以上都是外地购房团扫空的。
为什么海景房明显不是刚需,却总是能卖给90%以上的外地人?
很明显,这当中的交易,一定有夹层,有暗箱,有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那些黑暗的盲点,都是什么呢?
01. 你以为的美不胜收,全都是兜售套路
曾经有记者走访山东乳山银滩,发现一整个销售过程都在玩儿“信息不对称”。
一拨看房团被带着去看一手楼,带吃带喝带看房,上厕所都要跟着,就是不让给接触任何二手中介。
然后,销售员上场了。
全国人均海岸线只有3厘米?这种话已经说烂了。
他们说的是“这是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一整个过程都是有流程、有步骤、有区别对待的。
一旦看到不是看房团的散客,基本上是被警惕性地领开,甚至拒绝。
销售员都是经过培训的:
锁定老人家;
低首付强吸引;
承诺包5%回报的租赁;
当场签约再给优惠……
反正不买也谈到你当场交定金。
在这种套路性的引导下,很多老人家就当场买下了。反正10万块钱的首付,大部分人都给得起。
等得到收楼的,也许等来的还有10年后亏一半都卖不出去;
等不到收楼的,等来的是漫漫维权路。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往往都是脑门一热:哇这么低价,这么美好,买一个来度度假也无妨。
情绪总是投资的助燃剂。
但是,情绪也最容易让你掉进了别人已经写好的剧本里。
02. 离开交易量谈保值,那就是耍流氓
当然了,更多人买海景房的初衷不是为了美景,而是:投资渠道窄,咱买房子就是保值。
然而房子的保值前提,说来说去就是:地段、地段、地段!
你看全国最贵的地段,都给北京、上海、深圳给承包了。
还有什么地段比得过:交通方便、商业繁荣、配套齐全、学位优秀?
如果还有比地段更重要的,那恐怕就是供需。
无论什么房子,你要保值卖得出去的前提是:有人买。
离开交易量谈保值,那简直就是耍流氓。
先不说别的,我们看看乳山银滩上面的项目有多少?
200个!
就算中国人均海岸线真的只有3厘米,但是每厘米上面建设30层,每层有5-6套(也许更多),每栋后面还能叠加二线海景……
这3厘米就立马变成了几百个3厘米!
所以,一手房红红火火带游客,二手房冷冷清清对半折。
都是交易量惹的祸!
↑来自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
说到底,海景房的溢价,更多时候来源于一种情怀。
这种情怀也许是对大海的向往,对诗意的追求,又或者是缓解某一刻想把钱投出去小赚一笔的不安。
我遇到过太多拿着人民币焦虑不堪的中产,似乎钱拿在手上反而更加难受。
尤其隔壁老王刚卖了房赚两倍,中学同学儿子1岁就囤好了学位房等消息纷至沓来,那就更难受。
然而,钱从来都不是投出去就算。
所谓“买房这件事,先上车”,那都是有前提的。
城市人口、经济情况、周边配套、人均工资、消费能力、学校教育……没有一样是情怀可以去埋单。
切勿把梦想当作投资依据。
你的血汗钱,花起来还是要理性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