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一段时间,我们都是股神。
最近市场的价值投资被按在地上不停的摩擦了,脸都被打肿了,在人类群体性癫狂的时期,一切理性都是纸老虎。
关于指数基金定投,很多人已经翻红盈利,甚至短时间内产生了人生巅峰的“错觉”,这时候很多的声音出现:“我该如何说服家人相信我的理财观念,让他们也实现财富增值呢?”
相信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但是谁能真的拍着胸脯说一定不会亏损呢?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你是否真的具备了管理资金的能力和心理?尤其当这笔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父母或者亲友呢?这里面的复杂度不单单是策略计算和收益多少的问题,更多的是信任、情感和托付。试想一下,你的父母为什么会选择保守的银行存款和固收理财?那是他们积攒了一辈子用于养老的积蓄,是承受不了太大的风险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本金的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然后还有流动性和收益率。
有个简单的公式来协助你决策该配置多少资产在波动较大的投资里面:
(100 - 家庭平均年龄)%
举个例子:父母的平均年龄是60岁,那么最多配置(100-60)= 40%的高风险投资,剩余60%配置风险较低的银行存款或者固收理财,可以抗衡通货膨胀风险就可以了。
所以你万不可着急,认为他们顽固或者观念落后。如果你真的很自信,那不妨让他们放下包袱,放心的把资金交给你来打理,承诺:“保本”。
这里不妨采用金融上常见的风险/收益策略:优先和劣后。
“优先”和“劣后”指的是分配收益的顺序,优先资金先取得较低的固定收益,劣后资金之后取得剩下的收益。
如果亏钱了,先从劣后资金里面减扣,当赚钱了,按照约定先给优先资金的固收,余下的收益按照约定比例再分配。
这里我们做个设想,你想替父母打理,可以签订一个协议:给你80万,封闭期3年保证本金安全(或者5年,封闭期间如果提走将不能保证保本),同时你准备20万劣后资金(这样你就有100万的资金去投资了),如果到期发生亏损,先从你这20万减扣。在封闭期结束后实现的收益按照约定的(比如银行固定存款利率)本息返还给父母,多出来的收益按照2:8(或3:7等其它你们商议的比例)再分配。这样就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了。
不过一定要想好,你真的有这个能力吗?还是这个时间点,也迷失了呢?要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我不是股神”。
永远记得,凭运气赚来的,一定会凭实力亏回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