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的责任与使命,那么让他人也变得更好则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修行。
我们从小就知道一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在我看来,这句话的因果关系应该反过来,独善其身则穷,兼济天下则达,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成就高低是和他的格局大小紧密相关的,人生究竟是场孤身苦旅还是一场修仙之路,全取决于我们的立足点。
那么,怎样才能让别人变得更好,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呢?
第一,首先是要学会理解他人
正如我们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利进行、希望他人能够理解我们一样,他人也需要得到我们的理解。
互相理解是合作与团结的底色。不是字面上“理解了就好”,也不是口头上表达一下“我理解你”就好了。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成长经历、利益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多种因素组合成的一个生物,每一个因素等于一个坑,只有适合它的萝卜才能栽种下去,用错误的萝卜栽坑或是用错的坑栽种萝卜都是不可取的。
理解他人是要学会运用同理心,真正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只有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经历给对方带来的一切,才能做到真正地感同身受,引起双方共鸣,从而达到共同利益和方向上的统一。
第二,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① 不以自己的标准为中心——多倾听
既然是理解他人,那么便不能将自己的标准作为对方的标准。每个人的感受、思维、经验都是自己经历一生得来,这样得出的标准换到另一个人的审判标准中显然是不正确的。
强制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他人,对方不仅理解不了,还会产生排斥反应,于人于己都不是无利的方式。
所以当我们在跟其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的标准抛在一边,先做个倾听者,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在尊重与重视他,同时我们从专心的倾听中也能得到更多对方的信息。
多倾听留意他人的心迹,知道对方的情感模式。发现他人的价值观,从而知道他人的边界。
当我们了解的越多,就越掌握了和他人愉快沟通的技巧。
② 将心比心——表示对他人的理解
当我们在进行沟通时,若一开始便展现得强势,忽略他人的存在与他的想法,收获的则是对方的防备与反抗。反之,若理解对方的立场与想法,则化身成“朋友”与对方公平沟通,则使得大家都很愉快,沟通效率提升。

为了锻炼将心比心的能力,平时可以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他是怎么想的?
他对自己的想法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想法,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想法的态度是获得对方尊重的前提。
③ 帮助他人变得更好——鼓励、支持、互相合作
我们一定见到过,当闺蜜遇到挫折时,一句“我支持你!”“相信你可以的!”会比你从自己的角度指出她做错的地方与告诉她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更有效。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主性,都希望无论自己的抉择是好是坏,自己都掌握着选择的自由。而作为朋友,排在第一位的责任是鼓励与陪伴,给与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而不是站在“正确”的立场剥夺她的自主权利。
你愿意鼓励她,支持她,她才能识别到你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她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去分享她的经验,以及给予你信任。最终变成了有理解、有探讨与合作的一个“团队”。
总之,生活无法避免要与伙伴、朋友、亲人、爱人还有孩子共同相处,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生活与成长,就需要通力合作:互相能够理解与熟悉、彼此信任与帮助,才能让自己所在的“团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努力让自己可以变成“让他人变得更好”的人,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品德与素质的修养,不仅是提升了个人统筹的能力,还是在一个大“团队”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团队”的壮大与发展!
2021,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