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我北鼻

作者: 美目明眸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7:18 被阅读117次
放开我北鼻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这是《论语•宪问》中的一段话,意思大概是说:

阙里的一个少年向孔子传达命令。有人问:“这小孩是求上进的吗?”孔子说:“我见他占据大人的席位,见他与老师并肩而行。这不是求上进,而是急于成名的。”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礼制,长幼有序。而我们普通人则会觉得这是一个求上进的孩子,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孩子,或者说如果我们曾经是这样的孩子,我们或者我们的父母一定高兴极了。因为,我们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卓尔不群。

我们先抛开礼制,来看看“欲速成者也”。身为父母的我们有多少人是那个“欲速成者”?

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个名词——牛蛙战争。何谓“牛蛙战争”?战争一词,我就不用再作赘语了。“牛蛙”,这可不是你在餐馆里点的菜,你可以理解为“牛娃”。

如果你的孩子幼儿园是在一流的学校的读的,小学也是在一流的学校读的,初中也是在一流的学校读的,高中也是在一流的学校读的,大学又是在一流的学校读的,那么,恭喜你,你家的娃就是“牛蛙”。成了牛蛙之后,这只娃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等到他大学毕业,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一流的企业,找到体面的工作,然后再结识一位一流的人生伴侣。这样的人生可真是开了挂啊!这也就是众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去速成班的最大诱因。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人人都爱的一道美食,而不是童话里那个最丑的王子——青蛙,很多家长还给那只懂得吃喝玩乐的孩童制定了一个伟大的人生规划——牛蛙成长计划。

于是家长们省吃俭用,挤干净牙缝,裤腰带紧了再紧,总之,只要能省钱的地方都得省。然后,捧着大把大把的钱,穿梭在一家又一家辅导机构,早教中心,潜能开发中心,特长培训中心……最后,一沓厚厚的人民币,换来一落厚厚的合同书。第二天你就会看见一个刚刚才把路走稳当的孩子不情不愿地揉着眼穿梭在一家又一家教育中心。八点学英语,十点学钢琴,十二点吃饭,一点学书法,三点学国学,五点智力潜能开发训练,七点吃饭……家长们上了一天的班,累的半死半活的还得去接孩子。路上还要说:“宝贝啊,爸爸妈妈每天辛辛苦苦上班都是为了你啊,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钱都投资在你身上了,你可要好好学啊……”

可怜的孩子,一天的各种训练还不够,回家还要上政治课!

如果那个孩子有反抗的能力,他一定会说:“谁让你这么做了?!”

昨天跟我姐姐视频,视频中的她一个人在狼吞虎咽的吞食物。

“你家公子呢?”我问她。

“我把他送去辅导班去上幼小衔接了,我刚回来。”她一边吞着食物,一边用嘴角那点空间遛出这几个字。

“他这么小,你把他送辅导班干嘛!”我非常不解地说。

“怎么办?别人家都送去了。现在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只教孩子玩。我们如果不学,到时候读小学了,老师不会因为你家一个孩子而专门为你开课的。”姐姐委屈的说。

我想了一想,确实如此。虽然木桶原理里说决定一桶水多少的是那只最短的木板,但是在教育这个木桶里,老师很少会去注意那块短板。

但是,我想说:“家长们,你们只知道幼儿园现在什么都不教,只教孩子玩,你是否知道国家为什么这么规定?”

我们的孩子,他只是一个儿童,现在的他所需要做的不是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学习那些超出他理解范围之内的抽象的知识,他需要做的是去玩,去大自然中玩,他要学的是最直观的知识,他要在玩中学。“我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比把儿童当做永远不出房门、时时刻刻都有人在左右侍候的人来培养更荒谬的呢?”(卢梭《爱弥儿》第一卷)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孩子因为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了,不堪学习压力把他母亲捅死了……这些可怕的现象真的没有引起过你的注意吗?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你当真没有反思过吗?有时候我就想问一问那些速成的家长:“你们到底是在教孩子速成名,还是在教孩子速犯罪?”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壤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欢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是的,我们的孩子刚来到世间时是多么的美好!他的眼睛多么的干净,他的需求多么的简单,他表达感情的方式多么的直接。他从不会要求我们做父母的的要多么优秀,多么有钱,多么有势,他就这么相信地躺在父母的身边。而我们呢?为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把我们自己的那个可爱的孩子养的乱七八糟,养的歪歪扭扭,最后还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问问你自己怎么这样,你怎么会把一个好好的孩子养成这样?

世间万物,无不如此。而可笑的,本就畸形的我们,却在用一种畸形的理念祸害一代又一代。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然!中国画中那些曲委、欹斜、稀疏的墨梅或者红梅确实很美,但是若为了这美而要“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再美的梅也不过是株夭梅病梅。除却扎在梅枝上,长在梅干里的铁丝所带来的痛苦不说。没了“凌寒独自开”的傲雪凌霜,独存那婀娜多姿的阿谀奉承又有何用?

即使是花草,也有自己本来成长的样子,是那些好利之徒,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夭杀了它们本该有的天性。

我们的孩子是人,一个可爱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潜能。而我们为人父母的为何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家的孩子养成“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许确实很优秀,可是他也很痛苦。

放开那个孩子吧!

别再把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要求过我们是牛父母吗?

既然我们都不是牛父母,又凭什么要求我们的娃是一只“牛蛙”?

做一个快乐的王子又有什么大不了,即使是最丑的,但他至少是快乐。

放开那个孩子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开我北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m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