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史之乱始末

安史之乱始末

作者: 宵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23:44 被阅读0次

安史之乱,起于唐玄宗时期,终于他的孙子唐代宗时期,历经七年多的时间;因为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所以也叫“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其一是均田制的崩溃导致府兵制崩溃,土地大量被兼并,玄宗迫于无奈实行募兵制,由此发展出了遍及全国的节度使;因为玄宗老年怠政加之社会承平日久,本就容易积攒势力的节度使们更加拥有自由;唐玄宗为了防止像“安史之乱”这种事件的发生限制边将入朝为官,却纵容安禄山做大,酿成惨剧。

1.安禄山被逼谋反,三路出兵

安禄山因为善于谄媚,深受宰相李林甫和唐玄宗的器重,然而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上位,杨国忠却很忌惮安禄山;杨国忠也很受唐玄宗信赖,同类相斥,他很想灭了安禄山,安禄山很害怕,早有异心的他选择了叛变。

叛军从河朔三镇的范阳出发,他自己带一路兵马直取洛阳而去(右路);他派另一员大将攻击朔方牵制那里常年和异族对战的精兵强将(左路);史思明带一支军队大抵就是往太原方向抄唐王朝的家(中路)。

网图

因为内地军队长久的没有经历过战争,加上安禄山准备了两年,所以安禄山几乎是势如破竹,直到遇到封常青和高仙芝。

战事爆发后,因为北边河北道和河东道都是安禄山控制、朔方边防强军被牵制、南边还要防御南诏、陇右还要防御吐蕃,加之有的因为路途遥远难以增援所以回援的军队并不多,且相较安禄山军队而言可以说都是没有经历战场历练的“乌合之众”。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紧急启用封常青,又会如何呢?

2.恶宦害三贤,马嵬长恨

封常青被朝廷紧急任命就立即出征,他临时凑了几万兵马,遭遇安禄山的强兵悍将自然连战连退,丢了荥阳虎牢关之后洛阳也旋即失守,安禄山得到洛阳之后就自立为帝,称为“燕”。

封常青在安禄山大将追击之下连战连败,之后碰见了增援的高仙芝,两人一起退入了潼关坚守。

因为太监边令诚和高仙芝有私仇,所以他便在玄宗面前进谗言,说两位大将消极抵抗,白白丢了很多领土;玄宗刚刚经历了安禄山的背叛,听到太监报告更加火冒三丈,于是下令斩了两位大将。其后军心涣散,在安禄山军队连番攻击之下潼关差点儿失守。

没办法玄宗又启用了哥舒翰,随后的剧情都很熟悉了,就是哥舒翰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出战,然后被俘投降,然后因为对叛军没有价值次年被杀。

话分两头说:在安禄山猛攻长安的时候,朔方和另一路也是节节败退,玄宗听从大臣建议,启用了50多岁的老将郭子仪,郭子仪又启用了仆固怀恩和李光弼,郭子仪和李光弼又打退了另外两路的进攻。

这时候只要唐玄宗能够守住长安,慢慢磨死叛军即可,可惜哥舒翰被逼出战而战败、潼关失守,唐玄宗旋即仓皇出逃。

网图

因为逃得匆忙,沿途全靠百姓接应,行至马嵬坡,饥饿的禁军将士非常愤怒,将一切罪责推到了杨玉环和她哥哥身上,于是杨贵妃成为了背锅侠。

3.肃宗自立,安禄山身死

逃出长安后玄宗抛到四川去避难,太子李亨却往朔方而去,随后太子在灵武自立为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即位后不久安禄山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灭了,安庆绪取代了安禄山燕王的位置,随后“燕”的军队连战连败,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燕军本来就连战连败,史思明也看不过安庆绪杀了他老子,但安庆绪连战连败,史思明也不想孤军奋战,先是投降唐朝,之后降而复叛,终于在坚守孤城的安庆绪快要城破的时候支援安庆绪,之后击败唐军,顺手杀死安庆绪,自己取而代之。

这里说一下史思明降而复叛的原因:本来因为燕军声势浩大有人抵挡不住做了叛徒也很正常,唐廷原本是一律赦免,后来又根据罪行程度搞区别对待,加上老对手李光弼想整死他,他本来也不是非要投降,于是降而复叛。

4.安史之乱的终结

史思明干掉安庆绪后自己成为了大燕的皇帝,唐军溃败,史思明占据优势。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史思明连连战败,后来因为仆固怀恩和李光弼不和,于是李光弼吃了败仗。

史思明因为不喜欢长子,竟然想要杀掉自己仁义忠厚的大儿子,之后失言被长子史朝义的手下杀掉。

史朝义之后派人火并了自己的弟弟史朝清,随后因为大唐也忙于内乱和国事腾不出手灭掉叛军所以史朝义又苟了两年;两年后肃宗死、代宗立,代宗重新启用郭子仪,又派仆固怀恩这个回纥大王的老丈人联络了回纥人一起攻击叛军,连战连捷,最后史朝义被自己人出卖无奈吊死树林,安史之乱由此告终。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平乱并不彻底,余孽河朔三镇其后一直不受大唐控制,大唐能控制的唯有可以控制兵马的江南地区,于是黄巢起义席卷南方成为大唐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安史之乱,皇帝对武将信任度下降,转而信任宦官,由此开启了中晚唐宦官专政的噩梦,唐昭宗处理掉了宦官势力,唐朝的生命也随之走到尽头,但宦官之祸直到唐昭宗身死才彻底终结;因为宦官专政由此开启了外戚和后宫干政,在后期愈演愈烈……

安史之乱之后,基本就是无尽的党争、彪悍的武将、脾气和权力很大的后宫和宦官,在此环境下皇帝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出现了皇帝前期勤政、后期炼丹的奇观。

安史之乱,带走了一半的大唐……

相关文章

  • 古伊朗太子、唐明皇、刘备、刘禅都来过的地方:云顶慈云寺(下)

    昨天的文章中讲到了云顶慈云寺的得名,以及安世高法师和他建造慈云寺始末的故事,也说到了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逃到了成都,...

  • 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创业的时候,励精图治,君明臣贤;守业的时候,荒淫无度,君昏臣奸。前后判若两人,仿佛做了变性手术似的。 ...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子杀父,孙杀子,孙自杀,灭亡!

  • 安史之乱

    唐王朝是我国一个盛世王朝,经济、政治、军事都发展到了顶峰,然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导致大唐从繁荣走向了衰败,甚至灭...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边镇守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持续了八年时间,但是这八年的安史...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时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是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

  • 安史之乱

    唐朝的繁荣兴盛是不可小视,唐朝也出现过许多盛世,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一场由安禄山史思明争夺唐朝统治权的内战,最终使得唐朝人口大量流逝,国力锐减。...

  • 安史之乱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为什么唐朝会爆发安史之乱呢?难道平平静静繁荣的唐朝不好吗,偏...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开元末年的以后,唐玄宗开始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史之乱始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n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