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你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宝;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手上拿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口中还在大喊,亲,给孩子投个票吧!”这是网上戏谑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段子。
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到现在帮领导点赞、帮单位公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大家纷纷吐槽:变味的朋友圈,你烦不烦?现在的朋友圈变成了许多人的鸡肋,许多人都不想玩微信了。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QQ空间,那时候还爱写文章,贴照片,更动态。QQ被微博取代,微博又被微信取代。但是初衷难道不是想和朋友一起分享生活吗?
每天刷微信朋友圈占据了我大量时间,前段时间,我果断关闭了朋友圈,由开始的不习惯到后来觉得每天不刷朋友圈的生活也挺好,表面上看,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最近,因为某种原因,必须开启朋友圈功能,我的微信朋友圈重新开张了。
2.
第一次听说“信息茧房”这个词是在《十三邀》采访罗振宇那一期,罗胖说:我们总是以为,这个社会会因为传播工具的进展,产生更多共识。事实正好相反,每个人会进入“信息茧房”的状态。我们这种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乱拳打死老师傅”,不断地使劲全身力气,去打破一些人的“信息茧房”。
第二次看到“信息茧房”这个词是在《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里,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新媒体专业的教材,我才知道“信息茧房”这个词是一个传播学里的词汇,罗胖就是学传媒的。
于是,我又百度了一下“信息茧房”,百度对“信息茧房”的解释是: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反观自己的信息领域,最近我的微信朋友圈反复被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刷屏,前段时间反复被教育的剧场效应刷屏,这是“圈子”营造的氛围;有时候浏览新闻时,偶尔点开一则内容,不知不觉就开始遭受源源不断的类似信息推送,这是“算法”构造的导向。。。看似我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随意选择我关心的话题,然而,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被禁锢在各种媒体共同建构的“信息茧房”中。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久而久之,我的生活可能会呈现出一种定式化、程序化。
3.
前段时间我看了朋友发的一个小视频,一个人边抽烟边找人问路,烟中有迷药,这个人借问路之机把人迷晕,趁机偷走钱财。
我看后后脊背发凉,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安全了,各种危险真是防不胜防,同时,又有点怀疑这个小视频的真实性。我问老公:你觉得这个小视频里说的事情是真的吗?老公说:也许吧,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
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写道: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一百米开外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能听到很多传奇和故事,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小时候,看电视时,看到里边的许多情节,会认为是编剧胡编乱造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才知道有些情节在社会上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当时自己年龄尚小,见识浅薄,孤陋寡闻而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何打破我的“信息茧房”,我还没有想到比较好的策略,但是,我可以运用我的“元认知”能力警惕“信息茧房”,如果我在一个信息海洋中,觉得比较舒适,说明我可能已经身处“信息茧房”了,安全感就是濒临死亡的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