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彻底理解问题。
为了确保真正理解问题,你最好把问题用自己的话换成各种形式反复重新表达。无论怎么重新表达,都别忘了要指出问题的主干:要求解的是什么?已知什么?要满足哪些条件?
在理解问题阶段的问题清单是:求解什么未知数?已知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充不充分?但凡能画图,一定要画,把条件分解成各个部分,把问题用自己的话重新讲,反复讲。
第二步,形成解决思路。
这一步的关键是获得好思路。你过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已经掌握的知识,这些是思路的来源。你要问自己:有没有解决过与当前问题相关的问题?当时用的办法现在还是否适用?要不要做以及做哪些调整?如果思路始终不肯降临,你就试试改变这个问题的各个组件:已知、未知、条件,逐一替换,直到找到与之相似而你又解决过的问题。
在构思解题思路阶段的问题清单是:以前有没有见过相似或相关问题?以前用过的方法这次是否适用?不相似的地方是否需要引入辅助假设?条件有没有用足?能不能构造比现在更简单一点的问题,先解决简单的?如果微调已知数、条件,甚至改变求解的未知数,能否找到解题线索?
第三步,执行。
获得思路需要知识、良好的习惯、专注力,还有运气,执行它就相对简单,主要靠耐心。要反复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要检查。检查有两种,一种是直觉,一种是证明,两种都有用,但是两回事。直觉是问你自己,这一步是不是一眼看去就是对的;证明是问你自己,能不能严格证明这一步是对的。
在执行解题思路阶段的问题清单是:每一步都检查过了吗?能看出来这一步是对的吗?能证明这一步是对的吗?
第四步,总结。
绝不能解决完问题就了事,那就浪费了巩固知识和提升技巧的机会。你再检查一遍论证过程,尝试用另外的方法解题,寻找更明快简捷的方法。还要问:这次的解法能否用来解决其他问题?主动制造反馈,抓住举一反三的机会,总结是最好的启发时刻。
在回顾总结阶段的问题清单是:结果检查了吗?论证过程检查了吗?能否用另外的方法推出结果?能否将方法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一般说要成功,则天赋、运气、努力缺一不可,达利欧说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成功对天赋的要求不高,是人都达得到;运气不过是托词;成功只取决于努力,而努力这件事讲道理并不难,在乎每个人的选择,就看你选与不选。
要达到目标,只需要五步:
第一,设定目标;
第二,发现通向目标的障碍;
第三,诊断问题所在并制订计划;
第四,列出解决问题的任务清单;
第五,坚决执行任务。
然后,这五步反复迭代。
达利欧强调必须分步执行。设定目标就是设定目标,不要去想能不能完成;诊断问题就是诊断问题,不要去想如何解决。以上五步,每一步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人不可能都具备。怎么应对自己的无知,要比自己已知多少重要很多。管理自己的无知,首先要接受自己有短板,然后要想怎么补短板,能学习就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寻找比你强的人,从他们那里学习。最后,能否达到目标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无论环境如何,承担责任的只有自己,没有任何借口。
设定目标时,不考虑能否达到,有助于使你设定一个真正想达到但目前有可能不敢去想的高远目标。而这又隐含一个信念:你得相信自己能达成任何目标,哪怕你定目标时对如何达成毫无头绪。达利欧自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只要反复迭代前面的五步努力法,无论多么高远的目标,迟早都会进入你的射程。(p.s.就像建造新基站来传递信号,以覆盖更大的范围,最终达到覆盖全球的目标)
面对无休无止的前路,如何管理自己?要成功,得有两个“我”。做决策的是“我”,这些决策决定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元我”则一直在看着“我”,是设计者、监控者、评估者。这个身外之“我”,最重要的就是对“我”必须要客观。“元我”思维有助于以客观、抽离的方式来“旁观”困难,以不受制于“我”在困难面前的纠结困扰。(p.s.联系《哈佛谈判心理学》中的“守望者”)
在制订计划的阶段,达利欧强调,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想透,对怎么走到现在、如何走下一步,想象出其展开的全景,好像写电影剧本。把计划写下来,越细越好。它是一个故事,那一头是你的目标,这一头是有待完成的任务。可不要因为忙于具体任务而忘了你的故事,时不时地重温。除了每日的修炼,还有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