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讲读书方法,阅读技巧的书很多,往往名字很有诱惑力,总是给人一种只要读后就可以一目十行,年阅读500本的感觉。读过这些书后会发现讲的内容要么大同小异,要么是没什么用处的“真理”,即使有一些效果,也难以解决自己的困惑。其实是存在一本非常经典的阅读类书籍,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如其名,就是实实在在地讲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其中的观点和实用方法会给人茅塞顿开之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已经有将近80年的出版历史了,是名副其实的经典巨作。这本书虽是好书,然写的比较枯燥,大片大片的论述举证让人难以读下去,以至于多次慕名而来,也多次折戟而归。直到一次下定决心读完它的时候,才真正的明白关于读书,它说的是多么透彻,也真正让你由衷地折服,只要这样子做,就没有都不明白的书。
作者在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它们是递进的关系,后一个层次中包含着前一个层次。同时这些层次也是逐层变难变复杂的,不过也意味着越高的层次对书中内容的掌握也越深,理解也越深刻。四个层次依次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
顾名思义,就是最基本的阅读,可以说只要识字,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在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可以达到这个层次。这是第一层的阅读,也是大多数人所处的阅读层次,只要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左右的教育水平就够了。当然,基础阅读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于从小学开始长达10年的受教育时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包括身体准备、智力准备、语言准备和个人其他方面的准备,包括从出生到六、七岁开始读小学时期。
2、认字阶段。这是小学一年级左右的水平,学习生字,阅读一些简单的读物。
3、快速建立字汇能力阶段。这是小学四年级左右,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能够对课文进行一些应用。
4、精练和增进技巧阶段。这就是基础阅读的最高阶段,几乎可以阅读任何读物,就是九年级左右水平。
检视阅读
基础阅读重在基础,是要先识,然后检视阅读才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为下一层的分析阅读做铺垫,打基础。其实我们面对的大多数书只要做检视阅读就够了,通过快速的检视阅读,才能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一是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二是粗浅的阅读,它们都讲究要快速,带着目的去读书,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这是一种快读浏览的方式,就像是在搜寻宝藏一样,快速的粗读,找着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关于具体怎么做,作者给了一个容易操作的方案,只要按着完成,即可完成检视阅读。
1、先看书名页和序,可以留意副标题,如此可以快速了解该书的主题。
2、研究目录页,可以知道书的基本架构。
3、如果书有索引,可以检阅一下,了解书中的重要词目。
4、阅读书衣,尤其是出版者介绍部分,这里有书的主旨以及最精彩的内容。
5、挑几个与书的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读一读。
6、把书打开,随意翻阅翻阅,可以试着连读几页,不要忽略最后两三页。
如此,在这个主动阅读里,花费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已经做到系统地略读一本书了,然后是否继续深挖也就有了答案。
粗浅的阅读
这是检视阅读的第二种,粗浅,意味着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不求甚解,只要快速地把它先读完就好。只注意能够理解的内容,而不是为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停留,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建立对一本书的整体印象,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能够增进对第一次不懂内容的理解。
快速的阅读只是针对整体而言的,我们要明白,阅读一本书时针对不同的内容设定不同的阅读速度,慢不要慢到不值得,快也不能快到有损于内容的理解。
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读书要给自己问几个问题,不能稀里糊涂的浪费了时间,美其名曰在读书。读书四个基本问题为:
1、这本书整体在说什么?
2、作者在细部说了什么?
3、书里说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全部有吗还是部分有?
4、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以上为本文 上 )
2018.11.01晚 23: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