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不动声色,需要很好的修炼才成。
无论到了怎样的年龄,人都一直在成长中。
情绪化可能与付出有关,物质上和情感上付出得多了,结果与付出不成正比,甚至刚好相反,就免不了有情绪。谁又不是圣人。可是我们还可以做到尽量少付出一些,留一些东西给自己,不必倾其所有;付出要看清对象,发现不对的时候,立马止损;对弱者给予适当的帮助,不无动于衷,还是必要的,这可以使人心情愉快。
工作中遇到不公的待遇可能导致情绪化。年轻的时候,做的多得的少;拼命工作不被肯定;与领导保持距离被穿小鞋儿;劳动成果被人盗窃;成绩比别人好,荣誉被别人抢去。等等各种潜规则不胜其烦。随着年龄的增长,什么奇葩的事情都见过了,再也不为“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郁闷,这片土地上,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存在即合理。改变不了别人,改变自己的心情。“无所谓,不至于,没必要”很能够治愈心灵。
很重要很在乎的人一个个离你远去,不想念怎么可能,又不是木头。希望多通话多发发信息,时常联系,给情感保保温。在乎你的人不用提醒,不在乎你的人,提醒了嫌烦嫌累。于是提醒自己,不准偷偷想念,让自己忙起来,让时间淡化想念。
曾经坚信相遇即是缘,何况多年相守的缘分,有些还是患难与共的缘分,应该是怎么也斩不断的,但是,时空无情,距离远了,时间长了,联系稀少了,情感的线慢慢慢慢就断了,想见的愿望怕是以后也没有了,不动声色也就不那么难做到了。
哪一次不情愿的分离不是一步三回头呢? 就像鲁迅离开百草园的时候,可是情势所逼,最终还是分离了。想念,怅惘,太息,心如刀绞,巴不得时间倒流,回到从前。然而,从前是回不去的,分离即是疏离的开始。 实在难过了,不准自己回头看。
于是交给时间,没有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念也一样。很多想念,都被时间淡化。
时间无情亦有情,刚分离的时候害怕情感淡化。后来觉得幸亏有时间的作用,不然可怎么过呢?
有时候也还偶尔回头,偶尔想念,只是不再那么浓烈,不再因想念不得而情绪异常,不动声色自然也不再是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