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级有个小孩儿总是迟到,或者最后一个到校。跟家长沟通,她的妈妈这样说:“我也不愿意孩子迟到可是没办法!每天,说好什么时候起床,孩子总是做不到。去催促他吧,看他怎么叫都不醒,明显是非常困的样子,又真的不忍心再喊。可是,时间不等人,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把他弄起来,他也会立刻发现时间不够用了。于是,家里就变得鸡飞狗跳,一边是他匆忙地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饭,一边就是我手下不停地帮他准备书包和要用的东西。但我总有装错的时候,也总有想不完全的时候,这时我就得喊孩子就得向他询问,可一心着急的孩子当然就顾不上了,脾气也就不好了。孩子自己也总是不停地抱怨我,结果时间越发显得不够用。最终,就算我们再怎么赶,孩子还是十回有八回会迟到。他也怕迟到,但同时,他却对此并不那么在意,有时候还会说:‘不就是迟到吗?有什么啊我考试考得好,迟到什么的也不算个事。’他这样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位妈妈的苦恼很多爸爸妈妈想必也曾经有过。不过,造成当下这种局面的原因,显然并不都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我们只顾着催促他,却没有想到要提醒或者教育他,让他意识到自己才是守时的主角自己是需要学会掌控时间的。显然,如果要教孩子学会守时,我们和孩子都需要有所转变。
一、不要总是迁就孩子
前面这位妈妈尽管做得很多、说得也很委屈,是她的很多表现却是错误的。比如,她早起看到孩子不愿意起,就以一个“不忍心”为借口,而不再喊孩子起床;孩子起晚了,妈妈反倒是比孩子还忙,帮着他收拾书包;孩子用成绩好当借口,妈妈就再也不在守时问题上追究了等等。
我们不能那么迁就孩子,不守时就是孩子的一种错误表现,不能因为心疼,或者因为他在其他方面表现好,就可以将不守时这件事大事化小甚至化了。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说了什么时候要起床,就要在那个时候把孩子叫醒,或者提醒孩子自己必须记住起床的时间,哪怕多定几个闹钟,定下的规矩就不要随便更改。而且,不管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多么好的表现,这与守时都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如果他不守时,我们就完全有理由批评甚至是惩罚他,他不能有侥幸心理。
当我们在守时这个问题上坚持原则且态度坚决时,孩子也会意识到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也许就不会那么轻视守时问题。
二、让孩子自己承担不守时的后果
我也曾经深受孩子不守时的困扰,每天早上都要重复催促孩子,以防他迟到。终于有一天,对这种做法感到十分厌烦的我对孩子说道:“明天早上我6点钟准时在客厅等你如果你没起床,没赶上和我一起出门最终导致迟到了,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到时候不要跟我哭诉委屈。”孩子并不在意,可第二天我真的自己先走了。
虽然我的做法虽然颇为不近人情,但这种想法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让孩子彻底意识到不守时将会给他带来哪些后果,当孩子有了不舒服、不开心的体验时,他自然会想办法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
三、教孩子合理守时
守时也是需要合理性的,也就是如果遇到正当的事情,孩子要按照时间约定认真去做,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子也要学会特殊处理。比如,校园里的不良少年找上了孩子,单方面约定让他放学后几点到什么地方去,这时候孩子可不要还非得奉行“守时”的原则,是要赶紧找机会回家,或者和老师反映情况以保护好自己。
也就是说,合理的事情、合理的时间,孩子要遵守,而违背了孩子的原则或者学校、家庭规矩的时间约定,孩子就要好好斟酌一下。这其实也是在提醒孩子,不要贸然和他人定不合理的约定,只有合理地守时,他才能真正养成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