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谈及关于看了一个英国童话故事:一个号手在战争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家,一心想要迎接自己的未婚妻,但是当他回到家乡未婚妻已经和别人结婚。他感到非常痛苦便离开了家乡,四处漂泊,在路上他会吹响自己的小号,声音十分悲凉。然后他走到一个国家,遇到了国王,国王让他把自己的故事跟国人讲述,他通过跟不同的人诉说,说了很多年之后,他的号声从原本的哀伤变得欢快起来了。然后这个故事到这里也就结局了。
起初,史铁生以为这个故事发展下去会很俗套,但这个情节发展超乎了他的预期,然后他就很感动。虽然他那时候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他依然很感动。
然后,我看了也很感动,我想到了《基督山伯爵》里唐戴斯和梅塞苔丝的感情线。在我刚刚阅读这本书就基本上已经将结局猜测到八九不离十了。但是在我的观点里面,我觉得自己可能还是有执念的吧。一方面很清醒地认为现实就是现实,文学就是文学。爱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人类主题,但是不可否认,我内心肯定是怀揣着希望的——在现实中遇到灵魂伴侣。
然后就会觉得《基督山伯爵》作为通俗小说,它的结局是引人深思的,同时我也能体谅理解,从来没有过多质疑,但是不代表我没有为此陷入过很多次思考。
大仲马无疑是非常厉害的,就是我不读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会对这本书里面侧面传递的信息会有误解。刚开始读的时候看到过一些评价,尤其是对于在唐戴斯被陷害入狱期间梅塞苔丝的抉择,以及多年后他们重逢后,梅塞苔丝明明认出了唐戴斯,但是她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以自己的儿子为主。有些读者会以男性的思维去思考,觉得梅塞苔丝好像不怎么样。
而我以女性的视角去思考,我觉得唐戴斯也不怎么样,但是其实我通读下来觉得他们都太好了。他们之间的局面只能说命运弄人吧,但同时也是非常戏剧化的。大仲马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全文另外一条刚开始乍一看并不起眼的感情线——马克西米利安和瓦朗蒂娜。
大仲马还是想传递给读者——相信爱情,不管是马克西米利安在得知自己心爱的瓦朗蒂娜离开人世后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还是唐代斯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的一个感情的变化。他接受了自己的改变,他就放下了自己曾经的那段感情,他真的放下了。放下有时候真的是一种有层次变化的漫长过程,放下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读者如果刚开始去接受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从刚开始的他们是一对非常恩爱的未婚夫妻,到最后完全就是好像让我们感觉到了爱情的一种幻灭感。
但同时我又思考了,爱情难道一定要是大团圆的嘛?我认为其实那不过是概念上太过于执着于爱情这个概念了。
实际上我们是否可以更坦然面对一下爱情的变化,还有面对现实以及依然可以有追求的就是不放弃。
反正我就觉得这就是一种希望,我认为大仲马刻画的很好,然后也是因为史铁生看的那个童话故事更加深了我这个理解。
不然的话我光凭我读完这个故事,我没有一下子之间想通,或者我没有一下子之间完全能够接纳那么多信息量。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的,然后在读到史铁生的那篇文章时,我正好思考到了。所以我觉得读书能融会贯通绝非虚言。
简洁版
我觉得《基督山伯爵》除了复仇之外在写希望,尤其是在看到马克西米利安和瓦朗蒂娜两个人从头到尾的感情线之后,更加确定了。
但是在我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间隙,我忽然收获了巨大的感动, 我不再去试图在内心激荡起一丝批判和不解——唐戴斯最终选择与海黛在一起的结局。
因为我终于真正看到了大仲马的用心良苦,唐戴斯其实是在复仇之后因为间接伤害到维尔福那个幼小的儿子很难平复自己心中升起的愧疚心理,他甚至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他放下了,既放下了过往的仇恨也放下了愧疚心理。同时,还放下了对未婚妻梅塞苔丝的爱情,他走出来了。所以故事结束了,结束在那一刻其实特别美好。无论如何,命运给他开的玩笑造成的伤害已经落下帷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