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读书笔记
打破惯性一小步,个人成长一大步

打破惯性一小步,个人成长一大步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09:5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655/7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书是《5%的改变》,书名是什么意思呢?

01

# 关于本书

这本书告诉我们:

与其追求并不容易发生的100%的改变,不如尝试微小行动促成改变。

哪怕是开始观察自己的心理和行动,从不起眼的地方发力,形成正向循环,去打破顽固的惯性,创造成长的可能。

本书作者是心理学家李松蔚,内容是他在网上通过和读者问答进行心理干预的案例合集,可以说是和读者共创的。

读者留言提出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李松蔚老师进行回应,并没有直接下诊断、给方法,而是认可读者当下现状的基础上,带领他思考。

同时,要求读者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尝试一个新的微小的行动,自己去在探索中改变,然后反馈回来。

对于一些读者的提问、反馈,李松蔚老师在有的案例后面还附上了复盘。

在复盘中,他说明为什么要那样回答,给出那样的行动建议,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和专业考量,并在每个部分结尾总结出改变工具箱。

就这样的一问一答、一反馈一复盘,让我们看到了读者以为无法打破的心魔、无能为力的问题、无法改善的关系,是如何从一个微小的行动开始改变的。


02

# 内容要点

全书一共有44个案例,分别包含自我、原生家庭、工作与理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的困惑及难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多数都很有代入感,就像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样。

比如,认为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担心停不下来、很难做到自律。

又如,容易在亲人面前暴躁、经常在跟父母的沟通中不欢而散。

再如,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在做着一份自己抵触的工作、不想加班也不清楚要不要辞职。

以及,喜欢被照顾却无法心安理得、在人际关系中容易讨好别人,等等。

对于读者提问中展现出来的问题,李松蔚老师给出了温暖有趣的回答:

「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佩服读者三十年一直在失去却没有失去对现状的不甘心、读者并不需要自律而只是一个自律的符号。

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李松蔚老师在肯定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微小的行动建议,鼓励读者在不起眼的地方做不一样的事:

想要自律,就给自己一个「自律窗」,办工作上0.1平方米的地方保持整洁,或者每天设定60秒的时间做什么事或什么也不做。

想要改变,就给自己一个小时,拿出一周中绝不超过一小时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任何事都可以。

恐惧投简历找工作回到职场,那就在一周中每天花半小时左右做简历,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做完以后直接删掉。

书中给出的回答和建议基本都是这样,对于复杂的问题,提出简单的实验,在七天时间里,从小处上手,尝试一个之前没有做过的行动,看看会发生什么。

结果,改变真的就发生了。


03

为什么呢?

在李松蔚老师看来,人们太想要一个100%的改变,而就当下的情境来看,最多只能改善5%,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人们太想要那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于是容易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别说100%的改变,就连5%的改变也做不到,甚至压根没有改变。

与其如此,不如尝试做好那5%的改变,就这一点点的探索,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反馈,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短期到长期,改变发生并持续,进而让整个情况发生变化。

李松蔚老师给出的大部分干预方法,脱胎于系统式心理治疗,认同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融入其中情境。

然后,找到特别微小的一个点,鼓励他做不一样的事情,激发一个点的变化,进而带来连锁反应,激活整体的状态,系统功能就恢复了。

也就是说,先认可现状的合理性,不管是条件受限,还是自己潜意识里有所求。

然后找到破局点去观察、行动、记录,通过采取不易觉察的行动,打破之前惯性造成的稳态,借助连锁反应改变自己。

关于指导和建议的原理,在结尾「打破惯性的一小步」里面的对谈有详细阐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04

# 读书感想

心理学的书,有些内容是大理论、大概念,开脑洞有余,而行动指导性不强,个人不容易找到切入点。

而有些则聚焦在小想法、微习惯上,为个人行动支招,促成个人成长,这本《5%的改变》就是很好的样本。

书中的问题,来自读者,其实我们自己何尝没有呢?

成长、工作、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我们身兼多个角色,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书中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个焦虑、不甘心、想改变的自己。

我们也可以从那些干预方法中得到启发,或者举一反三,把5%改变的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

重要的是,认识到存在皆有原因,今时今日的处境,是过往种种选择而来,是被动或主动选择而来,归根结底,自己都是有选择的。

我们可以选择安于现状,跟那些恼人的问题相伴,我们也可以选择改变自己,从那些细微之处做起来。

改变可以发生,只不过需要打破强大的惯性。

惯性是中性的,好的状态和不好的状态,都会有惯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5%的行动,打破旧的惯性,进入新的状态,保持新的惯性。

改变无法瞬间发生,它需要个人做出改变的选择,并持之以恒地行动,叠加时间变量后,变化才会显现出来,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想要直接重塑自我,不免冒进,跌入陷阱,或者受挫,轻易放弃,不妨试试从点滴做起,哪怕只从1%的改变开始。

微小改变恰恰能绕过惯性的警戒,容易让人行动起来,带来新的经验,打破惯性体验,形成正向反馈后,改变的飞轮启动,变化就一步一步地发生。

渐变优于瞬变,使用正确的方法,破除最小阻力,促成最小正反馈,更容易越来越好。

想要改变,积极主动,心之所想,行动所向,都可改变,都能改变。

打破惯性一小步,个人成长一大步。

一直坚持下去,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

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

  • 状态良好

    每天一小步,前进一大步。。。

  • 2018-03-29

    YOYOW的一小步,区块链世界的一大步。

  • 学Python的入门(2)——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小程序

    人类历史的一小步,我个人的一大步。

  • 今日|1月22日今日六则: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一步一步走就好

    文|VV行进中的鲤鱼 01 一小步,一大步。 读了一句英语且分享。虽然五秒,一小步,是走出学校开口说的一大步。其实...

  • 向着目标前行

    愿你每天进步一小步、明天迈出一大步!加油!

  • 2017-11-27

    今天跑出的一小步,就是人生转折的一大步!

  • 人是会长大的

    人是会长大的。 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 从蹒跚走路,到追跑打闹。 从一小步一小步,到一大步一大步。 从仰起头看这...

  • 打破惯性

    1. 要摆脱一些出身背景带来的行为习惯,几乎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2. People are just fallin...

  • 打破惯性

    不知道如何去写这一篇文章,总感觉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打破自己的惯性。 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就是犹豫不决的时候。 我们这应该...

  • 打破惯性

    冬天的早晨,睡在被窝里真是舒服。之前给自己订了规矩,每天五点半早起看书。一到早晨,却总不想起来,我知道这是惰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惯性一小步,个人成长一大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wy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