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1.《诗》三百:《诗经》中共收诗三百零五篇。“三百”是举其整数而言。
2.蔽:概括。
【释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解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古代,人们不是把它当作纯粹的文学作品,而是人生和社会教育的教科书。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第一次将文学与政治联系到了一起,提倡用诗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
很多人将本章作为《为政》的第二章,很多人觉得奇怪,乍一看确实如此。为政以德,就是要施行德政,而施行德政,就必须注重教化。而孔子十分重视经书的教化作用,以“六经”作为教化的工具。《孔子家语》云: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由是可知,本章这样的编排,不仅不是随意堆砌,而是用心良苦的安排。
“思无邪”三字,是孔子对《诗经》评价,他认为,《诗经》中的诗歌表达了一种纯正、无邪的思想。而统治者则要善于用《诗经》这样的思想,用之于政务治理,从而让政治走上仁道,让民众归于正道。正因为如此,后世统治者无不关注这部经典,并用它作为治理政务的依据。
诗教既具有思想教育的意义,也有阐述君臣之道的价值。据《礼记·经解》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这种倡导“思无邪”和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诗教,在古代中国长期发挥作用。从汉代起,《诗经》就开始被选作学校的教材,甚至有些学者的童仆和婢女都能熟读《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级学校都要求学生学《诗经》,在贵族子弟中,读诗写诗风气颇为盛行。到明清时期,各代统治者无不重视《诗经》,倡导诗教。由此,以致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成为中国社会的深厚传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