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歌 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喃喃低唱...”
初识陈鸿宇是在2015年,那时我还用着我的联想智能手机。夏天的某个午后,在学校宿舍听酷狗音乐电台,偶然听到《行歌》。初听感觉歌者是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厚重的嗓音,悠悠吟唱。点了下载,在上课的路上偶尔听了几回,就再没深入。
大部分人与陈鸿宇相识于《理想三旬》,而我是在2017年才听过这首歌。我大学室友在唱吧录了这首歌,感觉旋律还可以就去听了原版。
“很平淡的一首歌。”这是我邂逅《理想三旬》时的想法。
真正认识陈鸿宇是在去年4月,我工作的第9个月,依旧迷茫。不知未来该如何走,千篇一律的生活,尴尬的薪水,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丧失了我对生活大部分的热情。清明假期回家,躺在床上发呆,翻开网易云日推--《一如年少模样》。
“一如善忘一如年少时模样 想要避世,更要在世上...”彻底被他征服。开始想要去了解他,大概的翻看了从现在到他的第一条微博(2011年),那个时候他才22岁,那时写出来的文字就已经超越了同龄人,可以看出他内心是个很成熟,很有才华的人。从11年至17年他全国各地的奔波、巡演,看着他去过的地方,写下的文字,看待生命的角度,对梦想的执着,心里竟然难过了起来。我也有和他一样的心,也有他一样的情怀,奈何困于现实,寸步难行。我也想去看看世界的每个角落,领略各地的风情,抛开流言蜚语,避开世俗眼光,不屑年龄婚姻。想和他一样。这大概就是我欣赏他的原因吧,也应该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吧。因为他走了很多人敢想却不敢走的一条路,而且还走出了结果。
陈鸿宇终于,回N城的第二个月,我提出了辞职申请,打算放弃在别人眼中看似不错的工作,结束这段不痛不痒的生活。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做了与自己专业千差万别的工作。迈出了折腾的第一步...
“陈鸿宇”三个字从此变成我失意低沉时的一股正能量。
巡演纪录片陈鸿宇独白二
“一身瘦骨,一双冷眼,一张快嘴,一颗热心。”这是陈鸿宇对自己的评价,透露出无比清醒的自我认知。
大家好,我是陈鸿宇。陈鸿宇出生并成长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个叫额尔古纳的小县城。这个位于中俄边境的小地方,至今仍然没有通高速公路,开车到呼伦贝尔市要将近三个小时。
陈鸿宇曾通过网络公开征集歌词,最后选中了呼伦贝尔市一位高中生的作品。歌词原题目为《一眼》,描写的就是离家游子的思乡之情。大概是出于家乡情结,陈鸿宇将歌名改为了《额尔古纳》。
在陈鸿宇的记忆里,最早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家门口医疗所的大喇叭,里面天天放着90年代的流行歌曲,他对BEYOND的喜爱、后来组建乐队的动机就是从彼时开始。
在创作上,陈鸿宇自认为是“野路子”。他对小调的曲子尤为动情,每写出一首后都既欢喜又感伤。灵感对他来说,就像一棵树的根和树干,技法和知识是枝杈和树叶,是什么树能长多粗基本已经先天决定了,能长多高和长出多少漂亮的枝桠要靠后天努力。
演出在高中时期陈鸿宇和同学组了一支“流伤”乐队。在2005年,16岁的他和乐队朋友们通过请假、逃课、借钱各种办法,捣鼓出了同名专辑《流伤》,采用了乐队成员写真结合歌词文本的设计风格,那时的陈鸿宇虽显青涩却又初露锋芒。
24岁,他和朋友搭车从漠河一路到三亚;
27岁,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成功实现了1000%众筹,并和同为独立音乐人的马雨阳开始了一趟途径27个城市的搭车巡演,名为“折腾”。
搭车巡演 高中专辑热爱音乐的他,上了大学并没有报考与音乐相关的专业,而选择了新闻采编与制作。毕业之后,他从事的工作大都与营销、宣传、咨询有关。
或许,当时他的想法应该跟绝大多数职场上班族的心态是一样的吧:爱好不能当饭吃,梦想≠工作。
但结果跟大多数的上班族一样:不尽如人意。
当上班族沉浸在自我悲悯中:他选择了创业––餐饮店,在一年之内创下了业绩100万的记录。
在折腾过后发现现状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陈鸿宇果断放下了自己的事业,开始了自己的一次旅行。
从祖国最北端漠河搭车去往最南端三亚,睡过帐篷,做过沙发客。搭车58辆、历时60个白昼黑夜,行程10485公里,途经16个省,行程中还拍了个纪录片《蹽》。
尽管在这个途中,要以低姿态请求别人的帮助,需要去一次次的解释陌生人的质疑、误解,甚至陷入传销组织的危险。
但这样的冒险经历,注定一生难忘。
三
陈鸿宇从初出茅庐到现在当红的民谣歌手,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超越了大部分民谣歌手红的速度。其实在做音乐之前,他在北京,当过外卖员,跟人合伙开过餐饮店,也曾被某音乐网站拒之门外。
甚至一开始,他并没有计划要做全职音乐人。但是为什么他比别人提高知名度更快?
首先,他懂得扬长避短––他不擅长编曲填词,他就找会编曲填词的人唐映枫等。
其次,他善于营销。他发现很多有才华的独立音乐人因为不懂得营销而被埋没。于是创办了众乐纪,而且去全国巡演。今年的剧场演出,他在他的微博、网易云、公众号等各大社交网站都置顶了他演出的购票链接,甚至在《理想三旬》的热评中也放了链接。
第三,他懂得合作的意义。因为做音乐他认识了很多独立音乐人比如说上了新闻联播的马雨阳(第一首《行歌》就是他帮忙录制的)、杨猛、刘昊霖等,甚至还拿到了十二月的200万投资。虽然我并不知道他是怎么结识那些人的,但可见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始于颜值,终于颜值。他是个有颜有才的少年,这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
陈鸿宇演出
四
大部分人都关注他长得有多好帅,歌有多好听,但是我更关注的是他以前的经历。比如他之前开餐饮店在狂风暴雨中送餐的经验,已经体现了他比常人的不一般。
陈鸿宇微博描述的送餐经历
都说过去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你,这句话真的一点也没有错。你现在所做的事可能看起来毫无意义,可能在未来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陈鸿宇微博在4.8日的厦门音乐会上他说他打算5月份常驻额尔古纳,打算建一所房子,这是他儿时的梦想
陈鸿宇微博但是他觉得盖房子好像和他做音乐并没有多大关联。以前他学吉他音乐也并没有做音乐,可能没有关联的两件事正是最好的相辅相成吧!
2018年陈鸿宇又出新专辑了,相比于之前的专辑,现在的更新颖欢快一点了。之前的歌都是浅吟低唱,抒情较多,这张专辑的表达就不再依附于自己,而是在投射外面的世界。既是对所见所感的人和事物动容与歌唱,同时也是对自我内心的系列反思与探听。
我一直觉得成长是个越来乐观的过程,当你真正开始成长,趋于成熟时,以前的迷茫也将开始扩散,迎接你的将是越来越明朗的天空。
“感性与理性时常交融,收敛与放纵并行发生”。这是陈鸿宇网易云音乐主页上对自己的评价。用来诠释最好的状态最不为过。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说道,我们之所以做那么多,是为了被看见。陈鸿宇做到了,还给了那么多人正能量。我不追星,陈鸿宇也没有红到家喻户晓,但我就是他45万粉丝中的一个,无关距离,无关金钱,只为情怀与正能量。
陈鸿宇依然在路上,做专辑、巡演、建房子...小时候的梦想在一一实现。那么,你又在哪里? 又做着什么事呢?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陈鸿宇,但是!借用微博上的一句话––理想不灭,丧并努力,我们都不是最有天赋的那个人,所以想避世,更要在世上。
(中间经历片段系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