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正开车送惜惜去幼儿园,收到妹妹发来的微信。
“自明年1月1日起,没安装ETC的客户节假日走高速不免费,而且收费还更贵。”
果然是切身相关的信息,立马转告先生,同时感叹:“这项规定很到位啊!”
ETC推行了很多年,但我们买车至今也没有安装的动力,毕竟除了过高速收费站时更便捷外,找不到其它需要安装的理由。
在南京时,一年里跑高速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回武汉后,跑高速次数虽多,但毕竟是短途,也从来没拥挤到需要排队过收费站的情况。
但这条规定一出,我第一反应就是问妹妹,哪家银行装ETC最优惠?下次回来就装。
看来,要解决一项问题,直面不好解决,可以从关联的方面入手。有时候还能化被动为主动。
比如朋友圈里,经常有各种转发、点赞的活动。毫无例外,这些活动的推行结果或者是有奖品、礼物,或者是有优惠、福利,总之不会让愿意推广的人白忙活。
而这种以小利驱动的效应是滚雪球式的宣传,比特意投放广告的效益好得多。
一件看似难以完成的事情,肯定有我们想不到的突破口。
想起一个关于罗振宇的事例。
2008年,为了配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一财经计划将吴晓波的书《激荡三十年》,拍摄成纪录片。
纪录片准备拍30集,预算只有300万,需要在4个月内拍完。
典型的预算少、时间短、采访对象很难预约的开拍局面,所有人都一筹莫展。
此时罗振宇独树一帜,缓缓地指出一条路:我们不采访当事人,只从外围采访。
于是,《激荡三十年》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在纪录片中出现。所有关于采访对象、时间预算、成本预算的问题迎刃而解。
31集财经纪录片《激荡:1978-2008》在东方卫视播出后,抱回了该年度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纪录片大奖。
虽然关于罗振宇的争议不小,但他的变通思维让我惊叹。
既然面临问题,肯定是有难度。但有人可以克服难度,迎难而上,有人可以转换难度,曲线通达。前者需要勇气,后者需要智慧。
话说大脑只占人类身体重量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且占据人体制高点,这样的进化不是没有道理的。
做人做事,还是要多用脑。
午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