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块都不到的食材,也能健脾养津液?

20块都不到的食材,也能健脾养津液?

作者: 羊爸爸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11:21 被阅读0次

最近带的实习生妹妹D,95后,她听闻我学习中医,欢喜不已,说是也想学。每天愿意跟着我练习八段锦,晚上在宿舍她还带着四五个同学一起练习。

我问:为什么你们那么年轻都会喜欢这些?

D说因为她们是佛系少女。

所谓佛系少女,正面意义的理解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人生态度,不随波逐流,不讨好,不跟流行。但看着她的脸色,我心中又想多跟她唠叨几句。

D的脸色,嘴巴周围一圈都发黄,脾虚。现在很多姑娘都脾虚得很,上热下冷,脸上长痘,脸色发黄,手脚冰凉。有一次上班时,我不经意回头发现一个年轻的同事F整个脸色都黄得发暗,那黄色是浮在表面的,好像戴了一层黄色的面具。从发现开始纠结到夜里十一点,说吧,怕她以为我发神经,不说吧,又过意不去。错乱中还是发了短信让她注意脾胃问题。

当脾胃运化出现问题,我们摄入的营养就没办法很好的吸收和转化,会成为湿,湿会困住气血循环的速率,久了后脸色就会暗,没有光泽,不能透红。要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健脾胃,让脾胃能够运转的更好。

初秋后怎么健脾呢?

脾胃,在整个人体中,位置在中,从三焦看,属于中焦。脾胃属土,是后天之本,对应的颜色为黄色。黄色的食物有很多,秋天摘果,又能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就是栗子了。

栗子,也叫板栗,甘,温,入脾胃,形状似肾,也入肾。《经验方》里写到“仍需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伤脾矣”,《本草衍义》写“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古人之所以谨慎提醒,也是告诉我们,好东西不能一下吃太多,适量就好。而栗子蒸饭,栗子搭配着大米饭,既能保存栗子的香甜之气,又不会担心消化不好。还在蒸制过程中就能闻到栗子和大米的原生态的香喷喷的味道,让人心生欢喜。

其实,我是爱吃生栗子,它生硬得很,咬起来咯咯咯,但是慢慢地嚼,会有甘甜味。记得小时候会跟着远房亲戚去山上摘栗子。栗子树很高很大,大人们在树上用竹竿敲,小孩在树下捡。树上敲下来的是栗毛球,都是尖尖的刺。我一个不小心就中了头彩了,脑袋上被一个栗毛球砸中了,刺扎在头皮了,疼得我龇牙咧嘴。后来我觉得自己笨笨的,跟这个有关。再后来学了针灸,发现纯属于针感而已,那为什么我没能变聪颖呢?大概是天资过于愚钝之故吧。

猪油板栗焖饭

材料:栗子适量,大米适量,猪油适量

做法:

1新鲜板栗剥壳切丁。

2 锅内放少量猪油,热后下板栗丁翻炒片刻,加入大米炒匀,加适量水,加盖焖熟即可。注意猪油量不要太多。

(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可以做成板栗粥,喜欢清淡口味的可以做成板栗蒸饭。主食为大米,大米量要多些。栗子少许。)

现在秋风起了,早晚都有凉意了。早晚的温差大,如果住所周围有草地的,会发现小草上有圆滚滚的闪亮的露珠了。这是天地之气开始交互肃降,往回收起能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人体也是顺应着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的。体内的阳气开始回缩,收敛,肠胃开始慢慢变得温热。秋冬养阴,秋天本来是秋高气爽的,但是北风一起,气温又还高,就回成了燥。有很多人出现口干,咽干,眼干,舌质红,皮肤干燥等问题。这时,我们也可以如同天降露珠一样,给身体来点滋润养阴补津液的汤品。

所以饭有了,还得搭配点汤品,养一养津液。

说到养阴补津液,沙参玉竹汤是广东人爱喝的老火汤之一,超市里都会有卖沙参玉竹。如果加入麦冬和梨子,味道更为清甜。清清爽爽的甜,不同于平时老广煲的老火汤放入蜜枣的那种甜腻,就像清凉的秋风吹过湖面带来的清新的凉意。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许多药材和食材也是秋天采挖的。而沙参玉竹麦冬的原植物是妥妥的高颜值的。

沙参,有南、北沙参的区别。煲汤的,以北沙参为口感好,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甘、微苦,微寒。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玉竹,百合科植物,开着一排小铃铛一样白色的花。味甘;微苦;性微寒。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以根入药。风寒咳嗽不能食用。

麦冬,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以在家花盆养着做观赏,懒人花,不需要怎么打理,入药部位小块根,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性味,《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它是常用中药方剂生脉饮的主药,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不要随便食用。

梨子,梨肉白色,对应“秋白”,生津润燥,秋天应季水果之一。甘,微酸,凉。《温病条辨》的雪梨浆,能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做法是把雪梨切薄片,用凉水浸泡,捣汁。梨汁还可以用来熬膏,加姜汁,蜂蜜,可以清热止咳。

沙参玉竹麦冬雪梨汤

材料:沙参5g玉竹5g麦冬5g,梨子洗净切块,取50g (小儿一人份,大人量2倍)

做法:把四种食材放入小炖盅,放适量水,大火滚了之后小火炖煮30分钟即可。不需放油放盐。

沙参玉竹麦冬雪梨汤都是属于药食同源,偏性不太大,整体偏凉,建议风寒感冒者暂时不用。

如果有蒸锅或者高压锅,汤和饭可以放在一起蒸。剩下的时间,我喜欢去刷刷近期热播的沉稳大气的《如懿传》,最爱剧里那些听上去精致无比的美食,心思非凡。比如如懿给皇上做的点心,虽然我次次听做法都有点晕晕乎乎,不过,还好,我不是嫔妃,家里也并无皇上需要伺候,只需借鉴一下里面花样百出的做食物的点子,弄弄简单的汤品和饭,权当给生活润色了。至于需要补补津液,润润肺,健健脾什么的,就选择适宜的材料,稍做增减,也是很OK的。

作者简介:刘佳,两个孩子的妈妈,副主任药师,羊爸爸中级班志愿者成员,羊爸爸讲师团认证讲师。

相关文章

  • 20块都不到的食材,也能健脾养津液?

    最近带的实习生妹妹D,95后,她听闻我学习中医,欢喜不已,说是也想学。每天愿意跟着我练习八段锦,晚上在宿舍她还带着...

  • 山药和它一起煮,白发换黑发,腰不痛了、腿不软了!

    山药多数人都吃过,为药食2用食材,口感滑糯香甜,是冬季很好的养生食材。山药性平和,具有固肾养肺、健脾益气、益精的功...

  • 黄芪梨汤(健脾润肺,缓解乏力出汗y)

    日常保健或者康复期后休养,用黄芪搭配雪梨、银耳、百合等食材炖煮梨汤,可以补气、健脾、养肺,增强体质。 一、主要食材...

  • 菠菜山药卷

    菠菜山枣卷,健脾养胃又营养,清新脱俗的颜值,赏心悦目! 食材:面粉、山枣、菠菜 春季养生要以养肝为重点。绿色入肝经...

  • 芡实蟹黄豆腐(健脾胃)s

    芡实止泻、健脾、补肾,配上豆腐、咸蛋黄、胡萝卜等其它食材,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满满啊~ 一、食材 南豆腐、咸鸭...

  • 药、食健脾养脾

    湿邪有寒热之分。 寒湿的人舌苔白、膩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样的室温比别人易感到冷,喝热水感到舒服。 对于寒湿者,可...

  • 薯香四溢

    红薯,是一种常见食材,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如果搭配好食材,可以很好地解决气虚气滞的问题,比如说疲乏无力、两肋不舒...

  • 2020-07-12

    清水煮一宝,脾胃自然好 健脾胃,只用到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味神奇的食材就是,怀山药。...

  • 腊八粥的物质和精神意义

    腊八节吃腊八粥。 隆冬时节,一碗热乎乎的粥,能御寒。各种食材,熬制成暖暖糯糯的粥,暖胃,健脾,补血,益气,能养生。...

  • 山药薏米五花煲

    薏米和山药搭配,健脾利湿,既可以补,也可以渗,效果更好。 柿霜清凉、止咳、利咽,清热止痛。 一、食材 山药、薏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块都不到的食材,也能健脾养津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za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