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现在感觉非常地兴奋,今天做了一个咨询,是第二次,上周孩子和妈妈来过,通过了解情况,觉得爸爸必须来。但是妈妈和孩子都说,爸爸认为咨询师是骗钱的,不可能来。儿子没放弃,说了一句说也许他来了看到人以后就会改变想法。这个“人”指的就是咨询师我喽。听到这里我有些得意,孩子对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由得照了照镜子,一副端庄、知性的模样。哈哈。
今天孩子真的把爸爸带来了。这位爸爸在开始时说了一句,对心理咨询的印象有一些改观,曾经到医院挂号做过一次测评,对当时的接待者感觉不太好。
他建议我们多工作几次,帮助孩子好转。他提到面相这个词(不由得又想去照照镜子),原来长得忠厚老实的模样也是有优势的。
晚上妈妈反馈说孩子非常放松,从来没有这样子过。我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今天算是家庭治疗,但我没受过相关训练,只读过一些书。大多时候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平时带领读书会的功力,用到这里起效了。
今天的结果让我相信督导老师的话:当你真的心里装着这个来访者,你不用专门去考虑什么技术,这些技术自动会脱口而出的。
督导老师在用心工作,我今天就是在她的咨询室做的。她即便是活动中的材料,都用好的,绝对不会去应付、凑合,完全尊重人本的理念,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生命。她常说当来访者来的时候,是把生命交到了你的手上。你要发自内心地去怜惜、尊重他,你所做的这部分对他的改变起了作用,而不是那些炫目、华丽的技术。
离开的时候,爸爸好奇地到处看了一下,我给他介绍这个是个体咨询室,那个是团体辅导室,他对铺着垫子的房间很好奇,那是做身体的。爸爸说,这一看就是在用心做事情呢。
这个看上去粗犷的男人,看出来我们在用心做事情。
刚好今天看曾奇峰的有关设置的视频,讲到技术在咨询的成功与否里边占的比例极少,只占百分之15;而设置,包括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等,占到30%;占比重最大的是关系。而决定关系的是咨询师这个人。所以用心做事情必然会给你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