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本书,又推翻了我以前的认知。
我认为,我不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比如学习。是自己太讨厌,太排斥了,所以才不愿意去做。
自己就一直找自己喜欢事情,就认为,只要找到了这件事情,自己就会有动力去做了。
但是这本书中,却说动力是最不靠谱的。动力包括很多的方面,可以为了自己的喜欢,也可以为了别人“期待”的结果,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夸奖……等等。因为有这些原因,所以自己才会有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这些动力都来自情感,开始可能动力很足,却不会持久。这样的动力很不“稳定”,就会造成,今天想做,明天就不想做了。不可控的东西太多,比如:自己的心情不好,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自己被人说了一句,自己恋爱,失恋……等等。
有很多事情,可以影响的自己的情绪,遇到其他事情产生的情绪(比如:开心,高兴,愤怒,悲伤)大于做这件事情的情绪。自己做的事情就会自动的往后排,自己会先解决当前最大的情绪。
产生了其他的情绪,就影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状态就不会稳定。当自己要做这件事情时,总会被被其他情绪所打扰。自己总是完不成自己早已定好的计划。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所以动力是很不靠谱的,也不稳定的。受很多东西的影响。但是习惯却恰恰相反,当一件事情形成了习惯,就可以自发的去完成任务,情绪对习惯影响是很少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习惯,都不需要大脑的安排,可以直接可以跳过大脑,就像膝跳反射一样。
比如,自己拿手机的速度,总是比大脑快。自己以前也说过,动作很丝滑,并没有给自己思考的空间,让自己停下来。现在来看,不是大脑慢,而是大脑对这个动作就默认了,开了绿灯。大脑就不会阻止这个行为。
想要长期稳定的做一件事情,不是找自己喜欢什么,而是想,要如何能养成习惯。
我以前也有一个疑问,自己也想养成习惯,但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更没有让自己喜欢上学习。就是一直不想学习,也没有养成习惯,所以自己就改变了认知,告诉自己,自己不想学习,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只要找到喜欢的事情,自己就会愿意学习了。
现在又告诉自己这个认知错了,又要改回去。喜欢不重要,还是要养成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