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有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为什么没有中国的项目?”这个问题李连杰思考了很多年。
01电影《功守道》
2017年11月12日,电影史上最独特的一部武术题材的电影——《功守道》上映了,短短的20多分钟,汇聚了无数大腕明星,他们都是零片酬出演的,这样的制作阵容也可载入史册!
《功守道》上映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原来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你看马云,又去演电影了,还是男主角,而且那么多明星自愿跑龙套。”这部电影的风头基本上都被马云抢走了,以至于许多人忽略了它的制片人是李连杰,他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让马云过把瘾演个电影,而是为了弘扬中国武术、中国文化。李连杰扮演的是一位扫地僧,他希望自己在推广功守道的过程中就像扫地僧,扫除障碍,为后来的人铺路。
“我们的梦想是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加入到由传统太极文化演变的功守道这项体育产业里。”这是马云和李连杰共同的梦想。
而李连杰的终极目标则是将功守道推向奥运会,让奥运会出现一个带有中国文化标签的正式比赛项目。
李连杰一位国际巨星,更是一位慈善家,马云现在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过了仅仅攫取利益的阶段,他们更多的是为传播思想、弘扬文化。
02武术将何去何从
2017年,太极与自由搏击之战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太极选手雷雷被自由搏击选手徐晓东KO的时候,网络上骂声一片,仿佛一瞬间,武术就臭大街了,成了装神弄鬼的骗人东西。
当太极遇到挑战而成为全民热议话题的时候,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是:(1)武术到底是文化还是体育?(2)武术要如何对抗?
“我们经常说,中国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武术作为体育项目推向奥运。”但是老外认为,体育是用来竞技的,文化是用来欣赏的,体育是人人都能参与的文化是大众欣赏的,那么武术到底是文化还是体育?你不能两个都是!
用手的叫拳击,用脚的叫跆拳道,用摔的叫摔跤或柔道,中国武术算在哪个类别里面?到底该如何对抗?
中国武术曾三次申请入奥但是都失败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武术的定位不明!
再回到武术与自由搏击的对决,大部分人只看到两个人打了一架,就认为综合格斗把太极比下去了,但这根本就不是比赛,因其缺乏公平的规则。
很简单的例子,你让踢足球的和打篮球的比赛踢球,赢得一定是踢足球的,但是又能说明什么?而且像这种对抗赛,都是分重量级进行比赛的,双方的体重也要基本相当。
在太极话题讨论最热闹的几天,马云与李连杰商量,最终讨论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推出一种武术产品——功守道。
功守道定位明确!它不再是一种文化产品,而是基于太极和武术文化传统开发出来的体育产品。这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就跟跆拳道、空手道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的概念,就会出现一次比武,就演变成“综合格斗把中国武术打了”的情况出现。
功守道规则简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普及,规则越简单越好,观众一看就懂,足球进门得分、篮球进筐得分,都是非常简答明了的规则,而功守道也符合这一特点。
下一步就是让功守道更具对抗性和观赏性,至于为什么叫功守道而不出现太极、功夫、武术的字样,因为武术和功夫的范围太大,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比如太极,有的人想着强身健体,有的人为了自卫,还有一部分为了拿体育冠军。李连杰从太极中找到最简单的部分,形成了功守道这样一个产品,用产业化的方法去运营和推广。
03让太极走向世界
“我当年表演武术,每一场一般只有几百位观众,最大规模的一次在首都体育场,观众也只有18000人,但是一个电影就有好几亿人来看”李连杰说。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有它的传播力量,这也是李连杰拍摄《功守道》这部电影的初衷,第一是向对中国武术及传统文化的前辈致敬,第二同全球的年轻人分享中国的太极。邀请洪金宝、吴京、甄子丹这些明星的时候,李连杰就说:“我们都是练过武术的,希望大家这个时候能站出来,为中国武术、为太极做点事情。”
除了利用电影推广外,另一个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产业化来增加功守道额影响力。
跆拳道教学相比于太极拳,最大的优势在于跆拳道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清楚,可复制且标准非常明确。过去几年李连杰一直在思考:功守道,要保留什么,要舍弃什么。
李连杰估计,功守道按照产业化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营,最快有望在2028年冲进奥运会!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李连杰近年疾病缠身,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次为了传播太极文化,出了很大力,但是貌似效果不是很好!今天分享这篇,一个是为儿时的英雄致敬,二是为功守道的传播略尽绵薄之力。看着此时的李连杰,有种英雄迟暮的悲凉。
本期分享:《巨人转身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