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我们为人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中年时,我们为人父母,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孩子以后会成长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还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会成为一个和善而坚定的人,还是一个止不住去讨好别人的人?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还是一个没底气的人?追根溯源,都能在孩子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
孩子首先是向父母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常言道,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从孩子身上多少会看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真正诞生与成长的摇篮。身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学习充盈自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能一眼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务能敏锐感受。
在baby刚出生时我们小心呵护,对他get新的技能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在我们的鼓励和维护下,孩子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阶段。
当我们很小心的鼓励孩子独立迈开第一步的时候,也是我们第一次放手的开始。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放手,他才会独立走好每一步。
当我们很耐心的鼓励孩子摔倒后,能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又一次选择了放手。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放手,他才更有勇气面对挫折…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给他们的维护栏也在渐渐放大,如果二者比例协调,生活中就会多一个大家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如果二者比例不协调,就有了我们口中的“熊孩子”。
东野圭吾在《时生》里曾写道:“为什么所有为人父母,都在想我要不要这个孩子,却从没想过,这个孩子愿不愿意让我做他的父母。没有人会想,我当你的父母没有让你失望吧。”
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进步、读书,自己却袖手旁观,做孩子成长的见证者。尽管很多父母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学校并没有教授如何教育孩子的课程;尽管我们有很多的社会经验,但教育是要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
所以,我们更应主动学习,成为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参与者。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 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