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非保险从业者,从最初对保险的排斥,到2015年买了人生第一份保险,再到如今全家都配置了预算内合理的保险,这一路走来也算是从小白到一个能够随口列举出保险类别和不同公司名称的人了,写出来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这个认识过程。
1. 初印象
第一次听说保险不知道何时了,但是对保险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是我所了解到的知识以及身边的一些案例,又让我觉得需要一份保险来尽可能的做一些保障,所以那时很希望有熟悉的人能够给我普及一下,最好能推荐给我合适的产品,我直接购买。
2. 初识
2015年,我和一个朋友的妻子结识,开始走的比较近,那时她刚刚离开国内最大的保险公司,正转行筹备自己的店铺。后来基于彼此的了解以及相对很合拍的性格,于是某一天内,我跟她咨询起保险这事,只不过她筹备工作繁忙,就简洁和我介绍了费用及几款她觉得还不错的产品等梗概,我似懂非懂,她推荐了她最得意的徒弟给我。
3. 第一份保险
朋友的徒弟穿着、打扮很职业,颇有白领风范,开着中高级轿车,朋友圈陆陆续续是保险产品和日常养生鸡汤类,倒也不是非常销售化的套路。加上我之后,也没有一直推荐产品等,于是就简单在她发的链接上做了测算,约了见面详谈具体内容。我提前做了一些针对条款的问题,现场一一问时,有的解释还能接受,有的就基本是含糊其辞,深究下去毫无答案,最后在我老公的帮忙以及我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后才勉强能全部接受,加上朋友的背书,于是签了人生第一份保险xx福。当时因为自己的金钱观还比较传统,希望能够在平安无事的情况下这笔钱到时候还可以退还,所以就买了相对每年费用不低的储蓄性保险,为求心理安慰,每年保费8700左右,连续交纳30年,保额30w。其实现在算下来真心不合算,30年,通货膨胀得多少倍了,何况30年后30w的作用也是不大了。
4. 第二份保险
在随后的一年儿子出生,于是丝毫没有延误地继续买了这家公司的明星产品少儿xx福。虽然当时受周围同事、朋友的影响,对保险的认知越来越充分,已经对这个品牌有些不认同了,而我的很多疑问,这个徒弟也回答的无法令人满意与信服,但是苦于自己短期内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于是还是买熟。
5. 研究与找到方向
2018年,我工作不是很繁忙,在一位特别爱研究的朋友推荐下,我关注了专业保险测评公众号以及某几个网红保险公司官网及其公众号,在业余时间内开始看测评,记笔记,陆陆续续跟着朋友们开始锁定几款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开始对xx宝上的相关产品也展开了研究,从最开始认为xx宝是忽悠人,抱有特别大的戒心到后面渐渐确认其平台也是稳妥合法并且还算公平公正的渠道,这其中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对于一些事情的恐惧和排斥,是源于对事情未知的恐慌。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其实大多数事物都没有令人害怕的理由。这一年我研究了爸妈、公婆、先生、我和孩子可以购买的种类,储蓄性和消费性的成本对比,以及基于我们自身体检的一些注意事项,大致核查并锁定了一些产品,但是具体下决定买哪款的时刻还未到来。毕竟,这也算是金额不小的一笔长期投资,没有别人的指导,我还真不敢直接买下去。
6. 最终完成
促使我最终买哪些并直接付款的原因有3个。 1)自身因素:老公的每年例行体检查出来血压稍微高了一点点,很多保险对这块都有限制,也就是我老公如果再不买,很可能很多好的保险买不了了,于是我加紧步伐。纵使老公本身对保险不认可,一直觉得自己公司配备的商业保险已经足够。我还是会考虑他如果换公司或者以后福利下降的可能性,坚持给他买。 2)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我高中和大学校友,统招本科毕业,转行做了保险经纪,公司代理了市面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产品,于是跟她咨询了无数遍,而她也非常专业的根据我家的收入情况,及每个人对家庭的贡献,给予我们合理的保额和保险年限建议,让我十分放心。 3)研究透彻的朋友的购买案例:深爱钻研的朋友也克服掉了拖延症,给他们家的保险做了合理的安排,于是借鉴很多她的总结,我定下来每个人要在哪些平台投入哪些产品,并最终按照实际情况退了孩子的xx福,保留了我的,购买了父母的以及孩子的意外和医疗。
7. 我的一些总结 基于过去三年多的认知历程,我把如下分享给朋友们。
1). 在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后,保险配置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当然迷信的除外(我有同事家里经济情况很好,但是婆婆和老公都忌讳)。
2). 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首先保障家里的顶梁柱。很多人认为孩子最重要,一定要先保孩子。需要改观:孩子非常重要,但是孩子如果发生状况,大人可以有能力来救助,相反,如果大人,特别是顶梁柱有意外,那么对家庭的打击更为严重,所以从对家庭的整体生活保障来说,顶梁柱>对家庭经济贡献次重要者>对家庭经济贡献次次重要者。。。>小朋友。当然经济状况好,一次性配齐、配全,完全可以。
3). 保额虽然是越大越好,但是相应成本也会上去很多,所以最合理的方式是计算下 a,家庭每年的日常开销(孩子的教育成本要计算进来); b,房贷、车贷等各类贷借款; c,生病时的工资损失、营养费、护理费等 然后根据大家的不同贡献来确定各自保额。 比如,一个家庭的年开销40w,包括以上ab两项,c先不算,那么通常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按照5年来计算,就是40w*5=200w,因为癌症有一个5年生存率的说法,那么家庭的保额就是200w,如果夫妻各自收入对家庭的贡献是50%,那么每个人的重疾保额就是100w,当然最好还是要包括万一生病,这期间的营养费、护理费等。重疾是提前赔付的,如果某个人得了重疾,在保险公司认可的医疗机构里确诊了,那么就可以提交资料去理赔对应保额了。这个保额就是用来抵充这几年里由于生病不能上班带来的家庭损失,所以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假如真的有风险发生,家人的生活不被改变,还能维持原来的生活质量,以及病的有尊严。 PS,也可以延伸一下再综合考虑如下,1. 假设我生病了,我要去治疗,没有收入,公司可能不会再用我,或许家里会给我请个护工来照顾我,治疗期间我需要多少钱才够用;2. 治愈后我可能会再找个比现在轻松的工作,那后面我想要什么质量的生活,需要多少钱来支撑。虽然很残酷,但是年纪越大,你会发现身边的这种类似事件越多。未雨绸缪,理性规划,方可在意外发生时不惊慌。 其他险种按此方法类推。
4)保费,结合家庭整体经济情况,年交保费占收入10%比较合理。男人保费高于女性,年纪越大,保费越高。
5)限制,虽然保险听起来还是很容易有骗人的嫌疑,但是仔细了解后才发现还真不是你想投就能投。家庭遗传病史,过去两年内是否服药超过1个月,是否住院手术过,之前体检是否有一些疾病,哪怕不严重的,比如甲状腺结节等,都会增加核保不通过的几率,又或者要增加更多的保费才能投险。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不管不问,直接帮你投,然后他拿到提成完事。等到真正出现理赔的时候,就存在纠纷,赔不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原因。投保前什么都不问,问了也说没问题,理赔时却因为种种未如实告知而遭到保险公司拒赔。所以自己的情况一定要清楚,如果目前未知什么疾病,想投保当然可以,如实告知都是基于你已经知道的情况。当然也不必特地去体检检查,也不建议。
6)险种,目前来说,医疗险杠杆率最高,消费性每年几百,就可以撬动上百万的保额,但是投保要求非常高,基本上要求是非常健康的健康体。医疗险根据住院后的发票报销,不会立即给付。重疾最贵,动辄年付8/9000,保额30w,50w的不等,一旦确诊,相关手续办理好,可以立马得到赔付,可以用于治疗,也可以放弃治疗的时候用于家庭开支。但是这一类可以叠加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达到更高的保额,当然保费也不会便宜。寿险也不便宜,限制条件不是那么严格,建议就买到65岁,70岁即可,考虑是即使这个时候嗝屁了,不会对家庭造成太大负担。当然有钱人可以用钱买到更久的时间。对于老人和孩子,意外险非常重要,摔跤骨折,猫爪狗咬等意外十分普遍,且保费便宜,我家给娃和老人买的都是几十块保费的,保额几万块,有家庭共享免配额的,也有无免配额的等等,xx宝上选择众多。
7)产品与公司选择:市面上产品非常多,我的选择是首先根据核保须知,排除一些,其次是预算和保额,再次是保障内容,能够多次赔付,且理赔效率高的优先考虑。保险公司有大有小,但是都有国家兜底,所以不必太在意,但是要考虑为你投保的业务员是否能长期为你服务,一般业务员离职,后续为你服务的因为没有那么高佣金,可能会导致服务效率变差。我个人偏向重疾和寿险在保险经纪公司购买,因为他们的保险品种众多,且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你做不同的方案选择。基本上几个方案下来,能够对保险了解的七七八八。
8) 虽然保险很重要,但是并不是万能,基本上使用过1-2次重大意外,以后再保障的几率就变低很多。所以你现在如果没有,还是建议去研究一下,选点合适自己和家庭的,这样也不必万一在意外来临时,在筹款平台上卖惨。但是归根结底要靠自己。靠自己平常注重身体健康,运动,靠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才是应对所有意外最好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