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日章
明代,莆田游氏有十三名进士。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莆田名著《续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游日章祖孙在莆田,名重一时。游日章写八股文的工具书,《骈语雕龙》,为莆田文化名著。《骈语雕龙》,清朝编入著名的四库全书,民国时商务印书馆精装本再版。
游日章嘉靖28年(1549),在乡试中考中解元,嘉靖38年(1559)考中进士。最初出任临川县(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知县。他为政宽厚,但对豪强恶霸不手软。县内有一个姓帅的横行乡里,游日章毫不含糊地把他抓起来,当地百姓拍手称快。嘉靖40年(1561),流寇进入临川县。游日章得报后,疾驰到流寇要经过的地方,“昼守御策”,流寇最终离去。

在临川县任职5年后,游日章入刑部出任主事,不久升任廉州府(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廉州镇)知府。任上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深得百姓赞誉,史称“介以持己,端于率众”。他深知廉州府盛产珍珠,以“珠”谋私时有发生,只有带头律己,才能有好的吏治。他日常生活简朴,办案施政从不独断专行,集思广益,建树好风气。
廉州府靠近海边,多民族混居,部分风俗习惯与官府条律相抵触。针对这个问题,游日章深入民间走访,认真了解民情,将官府条律与民间习俗相抵触的地方一一列出,印成小册子发给百姓,让大家通过比较来加深理解,促使百姓知法守法,减少了矛盾冲突的发生,民众因此十分敬重他。

当时,廉州的农业技术落后,农民信奉迷信,靠天吃饭,盼雨耕作,一旦遇到水旱天灾,老百姓都习惯于求神问鬼、祈祷上天。游日章决定改变这一现状,带领百姓修坝筑渠,解决灌溉问题,发展水稻和瓜果种植,改善农作物结构。此后,廉州农业连年丰收,老百姓感激游日章,称他为“及时雨”。
廉州府衙门中有不好的风气,打官司要先打通“关节”,百姓怨气很深,不信任官府,也不到衙门去解决问题。游日章立下规定,凡是对民间所告之事办理不力者,要追究责任,还要罚俸禄,造成民众损失要由经办人赔偿。此规定一出,官差职责明晰,“走后门”少了,官府满意度也提高了,吏风为之大变。

我个人对莆田游氏的历史和一些名人感兴趣,研究一点点游日章。新时代,为了“台湾和平统一”,我持之以恒做“新妈祖”。新妈祖的主要载体,是四卷本的写“美丽莆田”的《八股诵》。“美丽莆田”如一首诗,无与伦比中,多一些悠扬的抒情;“美丽莆田”如一幅画,精美绝伦中,多一些亮丽的梦想。
演绎“美丽莆田”,我写365篇八股诵,依据衣食住行来选择,编辑四卷,一卷八章,一章八篇,一篇8段千字,心平气和,朗朗上口。运作精装本,稳妥进行推广和推销。写《八股诵》,我刻苦学习八股文,认真读《骈语雕龙》。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骈语。游日章,《骈语雕龙》,对于我做“新妈祖”,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