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有很大的教学难度。首先难在透彻理解,这种难度不在字词上,而在文章的逻辑、孟子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的价值领悟及辨证认识上。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古文,但历来学生们背诵它会感觉很困难。于是就梳理背诵线索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联系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进行分析)3.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4.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5.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对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