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失衡的生活中,你相信吗?您会因为顾此失彼吗?你能方方面面的照顾到吗?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那么,平和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的书《要事第一》中,有这些描述:
他们更加灵活和自觉;
他们拥有更丰富、更能带来回报的人际关系;
他们更为合作;
他们不断学习;
他们更注重做出贡献;
他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结果;
他们发展了健康的心理免疫系统;
他们为自己制定了界限;
他们变得更有信心和安全感;
他们更具有言出必行的能力;
他们更多地享受生活等等。
以上这些描述,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相信你也是,对吗?
如果想要生活达到平和的状态,是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呢?
是一套房子吗?是银行卡的一笔大额存款吗?是功成名就吗?还是健康的体魄呢?还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关系?
我们确认拥有这些,就能达到平和了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似乎都停留在生存和关爱的层面。马斯洛需求都有5个需求层次呢: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不管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5个层次,还是史蒂芬·柯维老师提出的四大需求和能力:生存、关爱、学习和留下遗产,都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们的生活中,不一定是每天、每周都满足全部的需求,而是总的来说,都有关注和满足。
《要事第一》书中提出,带来平和的四大天赋,我也是极其同意的。
这四大天赋是:自我意识、良知、创造性想象力和独立意志。
自我意识是向内探索自己优势、需求和自身的能力;良知是我们的“道”,遵守的规则、需要履行的责任;创造性想象力赋予我们构想详细的愿景,给予我们动力朝着愿景前进;独立意志是解放被消极情绪的控制,朝着积极思想和行为靠拢的能力。我仔细思考,发现这四个能力,缺一不可。自我意识就像现在不断的晨间日记、周记;良知是我内心的准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划清界限;创造性想象力,是我对平衡富足生活的构想,给予我坚持的力量支持;独立意志是我脱离监督也能日复一日的早睡和晨间日记。这些还只是基本的一些,仍然还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理清我们的角色,制定目标、计划和行动。只有我们理清自己的所有角色,才能知道满足生活中的平和都要做那些角色相关的事情。每个角色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短和长期目标,具体是如何计划、展开的行动是哪些?每周纳入的行动计划不宜过多,在突发的情况中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去找到重要的事情完成,还能从突破的情况中,找到根源和第三解决方案。
在寻找平和的生活方式中,我们会遇见很多障碍,比如懒贪装,若是具备这些特质,生活注定是失衡的。另外,书中提出的两大障碍是:泄气和骄傲。因为凡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肯定有100%努力了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泄气,而是拥有面对的勇气。
骄傲使人落后。大清时代的结束,也正是如此。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教训。骄傲来源于与别人比较,而我们很多人的童年都离不开比较。如果是跟昨天的自己比,跟愿景中的目标比,会更加谦虚许多吧。
如果说我学时间管理,是培养了我每日的精力管理。那么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每周管理自己,以及理论上找到实现平和的方式。我将慢慢用书中的理论,转化成适合我的行动,去构建自己的平和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