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偏头痛症状比较复杂,但谨记规则、随证治之的方法不变,这个法宝在任何时候不能丢,或者说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平心静气用好这个法宝。
一个学姐在一次聚会时知道我会黄帝内针,别人都没在意,她却放在了心上,没几天就约了要扎针。
学姐第一次是来找我是因为坐骨神经痛,平时最痛苦的就是开车,开个把小时就要靠路边休息。虽然她对黄帝内针很好奇,不时问东问西,但是对我十分信任,所以用针效果比较好。第二次来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学姐开了个长长的单子,上面大概列出了十多项身体不适症状,拿到手一看,我忍不住直乐。这样倒也省事,用不着详细问诊,简单确认一些症状情况,就轻轻松松的开始下针。
很多人对黄帝内针不了解,以为只是针治一些头颈肩等腰痛症,其实不然,黄帝内针以经络为载体,以同气为根本,除了一些寒热酸麻沉胀痛痒等症外,其他如面瘫、便秘、失眠、鼻炎、咳嗽等也可对治。也就是说,身体的大部分不适症状,大多可用黄帝内针一试,而且见效很快。还有一个好处是,身上的不适症状,一般都可以同步对治。原因在哪呢?因为黄帝内针不是点对点的治病,而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和来实现自愈,往往在治好一个症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其他一些症状也会跟着消失。学姐把症状全部列出来,不用增加很多针,就可以把这些不适症状一并对治。
扎过几次针后,学姐的身体调理的不错,渐渐就来得少了。遇到一些小毛小病,自己也能用内针方法来对治。有天一大早,学姐忽然微信我,早上起床右侧头痛,眼睛睁不开,已经呕吐两次;同时伴有右大腿外后侧及右后臀麻木不适。我还有点睡眼惺忪,说赶紧上我家来。
原来学姐这个偏头痛每年要发三四次,每次都得卧床休息三五天。被疼痛折磨的学姐,脸色灰白憔悴,额上湿哒哒的全是汗,本来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只能蜷伏在椅子上。右侧头痛,识证为上焦,经络首先考虑少阳经。按照右病左治法则,取其左手,在少阳经中渚穴、液门穴分别刺入一针。大腿和臀部不适,识证为下焦,倒换到上焦腕部施针,为尽量减少用针,先刺入外关穴一针,正好与先行刺入的中渚穴、液门穴形成阴阳倒换。同时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各刺一针,赶紧给虚弱的学姐补补身子。
进针后,她头部剧痛症状开始减轻,但是在偏前额和后脑勺区域仍有不适,于是又加刺太阳经后溪穴、阳明经合谷穴。这两针下去后,症状又大为减轻,眼睛可以自然睁开,恶心呕吐不适现象消失了。学姐晃晃脑袋,说头部偏上的区域还有些昏沉,头顶主要考虑厥阴经,又加了劳宫穴一针。同时感到臀部靠近腰际处还是麻木,症在太阳经,继续加刺养老穴一针,针入即感到患处有发热的迹象。
一针一导引,这样忙碌了一阵,学姐痛苦症状明显改善。过了几分钟,说右边太阳穴后还有晕乎乎的不适症状,但是说不清具体位置,好像在里面。这个地方属于少阳经区域,就在肘部少阳经天井穴进行了倒换,针入效果却不明显。看着她不适部位,想起她说到可能在里面,厥阴之络已经考虑,是不是少阴之络,想到这里,立即加刺少阴经少府穴,果然,针入即有好转。至此,本来痛得浑身是汗的老同学,汗没了,人渐渐平复下来。
像这个学姐这样的偏头痛症状,不断发生变化和游移,似乎对下针制造了很多障碍。其实不是这样,不管症状如何千变万化,进针的同气点始终都是跟着症在走,症就是黄帝内针的指路牌。所以在扎针那一刻,心思是非常简单的,不用考虑症之外的因素,除非出现一些其他情况。
留针大约20分钟后,学姐说头不痛了,但是总感觉到右半边还是晕乎乎的难受,好像半边脑子不清楚。我在手部调了几次针,改善都不明显。我靠在椅子上,打量着学姐陷入了沉思。偏头痛辨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平时用针也不用多,患者大多是针入见效。但是这一次不同,好像手部的用针反应始终隔着一层纸捅不破,问题在哪呢?
我重新回到法则。遇到问题和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原点重新来过。手上不能彻底解决,那么脚上呢?我的眼光移到了她的左脚,用手在其足部上焦少阳经和阳明经区域寻找敏感点,果然,足临泣穴和内庭穴附近反应强烈,两针下去,头部半边晕的现象立即消失了。她又说这个不适跑到颈颈后侧去了,一看是太阳经、少阳经区域,又在昆仑穴和丘墟穴各刺一针,颈部不适也没了。留针结束,学姐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到晚饭时候微信我,说已完全获得新生,开心之情尽溢于辞。
经验有时就是个坑,因为平时习惯给患者在手部用针,总以为一般病症都可以在手部解决,尤其像偏头痛这样的症状,心里确实有一点点轻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内针学人,不应该被经验和习惯左右,任何时候都要严守法则规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纯粹的初心。
小贴士:如果在手部(足部)效果不明显或者找不到阿是穴,可以在手部(足部)同侧的足部(手部)同气区域寻找阿是穴。如果找不到阿是穴,可直接在相对应的穴位或按两分法在同气点位置进针。但是要注意左右是定格,一般不允许在另一侧的手部或足部再行用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