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是由日本电视台(NTV)制作并播出的剧情SP电视剧。该剧由水田伸生导演,坂元裕二编剧,芦田爱菜、满岛光、桥本智哉、本田望结、黑田博之等主演,于2011年3月30日播出。
大人们总把孩子看做“孩子”,他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而现实是,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想法,独立的思想让他们与众不同于,《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友谊,让成人们为之动容,为自己的所想惭愧万分。
“你还能记得幼儿园里朋友吗?”这是电影刚开始不久洋武重病离开幼儿园后向护士发出的疑问,护士思索良久说道“小学的还记得,幼儿园的不记得了。
而当我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时,也久久不知道应该用谁人的名字来填词。《千与千寻》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忘记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而更为残酷的事实时,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作为激发那些老去记忆的契机,让我不免觉得悲伤。
在一个明星访谈节目中,戚薇回忆五一二地震时候,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情景。她说在那之前,她从来没有把自然灾害看成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但是当整栋楼房开始晃动,她听到楼宇内部钢筋水泥的碰撞声,那种来自地狱的声音让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当她和妈妈、外婆三人逃出房子之后,她开始回想逃跑瞬间脑海中的画面。她说那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不过两秒钟的时间,所有在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都闪现了一遍,因为意识告诉她,她马上要死了。
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丢失记忆的过程。记忆的掩埋让我们淡忘了很久之前的人和事,也淡去了曾经付出和被付出的那些感情。
世界越来越浮躁,我们的跟随是无奈也是必然的,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在恶补九零后、零零后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购物习惯。显然,如果坚持自己一贯的眼光,前脚进到公司就会被年纪小的姑娘们嘲笑老土,而在不断追逐的这条路上,我们似乎也慢慢迷失了自己。所以很多人喜欢写日记,往回看的过程,并不是要去找寻感动而是在找寻最初的自己。
美好的东西其实在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拥有,电影中的美琴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她坚守原则:“不能闯红灯、不能吵架、乘电车时发出的声音不能超过一分贝、不能偷东西、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不能越轨捡东西......”这一切都是保护自己的正确做法,可是在这一场冒险旅行中她为了跟上小朋友的步伐第一次闯了红灯、偷了草莓、湿了鞋袜......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被我们慢慢淡去,美佳也将变得“活络”,不再“刻板”,我们不知道这种必然是否是一种悲哀,但是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则按照自己的认知去教育孩子们,流浪汉(没有家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会吃掉一切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包括人。当优依的妈妈找到孩子那一刻,她最先问的有没有受伤,她告诉孩子一个人在外的话,很有可能被伤害甚至被杀,这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联系实际,那个在电影里多次被美佳注视的寻人启事和那则犯罪杀人的报道又控诉着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危险。
成长是什么,是一个不断接受自己的过程。在孩子们说起自己的梦想时,拓石不合时宜地拆穿了每一个空洞的想法。当时的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俊佑气不过把拓石推倒在地,而无论我们多不愿意接受这个梦想无法实现的事情,它还是会按照最现实的方式出场。
就如同现在很多的毕业生,满腔热血要到北上广闯荡,到头来,七零八落地回到家乡。当然也有一些很坚挺地留了下来,每天挤四小时的公交地铁,叫着外卖吃着速食,好一些的把老人接到身边,挤在80平的房子里。很少有人实现了最初的想法,但是最终,每个人都会接受现在的处境,接纳不如意的自己。
小孩子也有孤单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同洋武的护士一样,大人们不会如此认为。当洋武生病躺在床上,他每每翻看朋友们的画像,或是欢笑或是哭泣,他知道什么是孤单,什么是思念。在幼儿园的朋友美琴也多次询问老师,洋武什么时候回来,看着洋武送的蜡笔,康娜总是小心翼翼,用一张纸包了再包。
而同理解孤单一样,孩子也知道死亡,电影里孩子们说死亡就是去一个黑暗的地方,人们都不喜欢的地方,但是洋武内心也接受了即将死亡这一个事实,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去到“梵高”(星空)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有黑暗,而且这是他和朋友们的“秘密地”,他们都将去往那里。
为了见好朋友最后一面,说一句道别,五个孩子选择了长途冒险,这份纯真的情感让无数观影的大人热泪盈眶。如果换做自己,就在此时生了病,能到身边看望自己的朋友,还有几人呢?
你还记得幼儿园里的朋友吗?你,还和谁有联系?你是否也曾拥有一段纯洁无瑕的友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