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已经读过多次,然而每一次阅读,印象最深、触发最大的都不是苏东坡,而是王安石。因为让我认定王安石变法是祸国殃民真的太难了。
我第一次知道王安石一定是在背诵《梅花》这首诗的时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开启了我认识诗歌艺术的大门。而第一次知道苏轼则是背诵《题西林壁》的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充满哲理意味,而那时,我并不知道苏轼就是苏东坡。
我真正了解这两位伟大的文学家是在初中的时候了。而王安石一定比苏东坡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因为,我了解王安石是在历史课上,我知道了王安石变法,知道了他的政治主张,知道了他的变法最终因为触动保守派的利益而最终失败。而我对王安石只有深深的敬佩和同情,敬佩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变法决心,也同情他最终无法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
所以我实在无法将我心目中的王安石与《苏东坡传》中的王安石对应起来。虽然作者在书中也强调了王安石个人品格上的高洁。但我依然无法接受他的变法给宋朝和宋朝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也无法接受,其实千百年来王安石一直遭受非议,人们甚至把北宋灭亡的根源也归罪在他头上。
我佩服苏东坡的才华,二十岁考中状元,文采飞扬让皇帝太后都连连称赞;我喜欢他的诗词文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千古传唱;我向往他豪放、豁达的人生境界;我也钦佩他为民谋利不求虚名的百姓情怀……
我想苏东坡的一生,但求问心无愧,但求活的畅快淋漓,不愿与那些争名夺利的小人缠斗,也不愿将生命浪费在勾心斗角之上。他想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事,这是儒家的入世境界。所以无论身处何方,他都能泰然处之。无论是年轻气盛时的据理力争,还是老练成熟之后的请求外放,都是真实的他。
这本书,最大的珍贵之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苏东坡。虽然因为其中对王安石的评价,让我时常想要跑到作者面前声讨,但如果不牵涉王安石,其他部分读来都真切感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是苏东坡的人生观。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珍惜,活在当下,而下一个人生阶段到来之后,这个人生阶段也只有偶然留下的痕迹而已。
苏东坡的一生颠沛流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身如不系之舟”,不断遭到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从京城一路贬到遥远的海南。王安石当政时期他被贬黄州,在黄州东坡开垦田地,修建雪堂,准备长期居住。然而,不久之后,神宗皇帝驾崩,幼帝登基,太后召苏东坡还京,连升六级,一直做到翰林学士,为皇帝草拟诏书。然而,在京城之中,他不断遭人嫉妒,不断被蚊蝇骚扰,所以他主动要求外放,远离政治中心。然后到了杭州,到了惠州,后来直到被贬蛮荒之地……
但无论身处何方,他都能泰然处之,注重养生,注重交友,注重表达自己,注重为百姓谋福利。
这让我想到在南阳内乡县衙中的一副对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苏东坡之所以千百年来受人推崇和喜爱,就是因为他的诗文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人生原本就是起起伏伏,我们常常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不理解,不放过自己,也不愿放过别人。而苏东坡的诗词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嘲口吻,劝告我们,好似身旁好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