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音乐教育

儿童音乐教育

作者: susie_9bac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2:13 被阅读0次

    除了提升音乐素养之外呢,音乐教育还可以增进孩子大脑功能,促进孩子身体、心理、语言等方面的能力。讲一个小趣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学习音乐,也一直坚持拉小提琴。有的脑科学家认为,音乐活动让爱因斯坦的大脑更聪明,帮助爱因斯坦增加了科学灵感出现的机会。音乐活动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帮助也是一样的。

    1. 促进身体的协调性

    首先,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在音乐中可以得到锻炼。孩子在做律动和舞蹈时,她们是从简单的上肢运动到手眼协调、手脚协调,速度会有渐快或渐慢的变化,他们需要灵活地控制自己身体。

    打击乐也是从简单的齐奏到打出比较复杂节奏的过程,这些活动给了孩子们锻炼身体协调性的机会,帮助他们发展得更加灵活协调、自如优美。

    2. 促进听觉的发展

    耳朵不仅是进行口头语言交流的器官,也是感受音乐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的听觉处于最灵敏阶段,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多听音乐,和他们多做音乐游戏,孩子辨别声音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 促进记忆力和语言的发展

    一首好的歌曲往往也同样是一首好的诗歌,孩子在接触大量优秀歌曲和有节奏地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也会促进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孩子们在进行唱歌活动时不仅要听,而且要记。

    孩子只有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记住歌词,再将歌曲进行演唱,例如歌曲《颠倒歌》:

    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这首歌中蕴含了大量的自然常识,它可以增强孩子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只有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时,才能够辨别出什么是错误的。

    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再去创编歌词,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正确的吐字,口齿清晰的去进行表达,这对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很有益处的,他们的记忆能力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4. 提高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放着音乐,带着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老师会鼓励孩子跟着音乐,随意做着自己喜欢的动作,有的孩子十分主动,能辨别出音乐性质和不同的音乐形象来跳舞,时而像一直笨重的大象,时而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表现得非常自如。

    对音乐活动的熟悉能够给孩们子带来心理上的优势感,孩子在活动中就能更快地融入,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良性循环。

    可是,有些孩子由于个性害羞,或是平常接触音乐比较少,在音乐活动里表现得很不自在,常常会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越是个性内敛的、放不开的小朋友,作为家长,我们越是需要在这方面提前为孩子做好准备。

    如何给孩子选择音乐?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大概了解了音乐活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日常养育中,到底应该给孩子提供哪些音乐素材?如何鼓励孩子参与音乐活动呢?

    咱们先来看看,如何给孩子选择适龄的音乐素材。

    市面上有大量的幼儿音乐素材,我们家长常常困惑于「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音乐」。 我们要知道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他们欣赏音乐、表达音乐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给他们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岁孩子音乐作品的选择

    3~4岁的孩子受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结构单一、形象鲜明、篇幅短小的音乐来欣赏。

    A. 简单易懂

    选择简单易懂的音乐素材,比如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是一首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小手用途的歌曲。歌词内容简单、易于记忆,而且整首歌曲的音域适合小班孩子,缓缓升高,缓缓降低,便于孩子轻松的掌握,很容易随音乐的旋律动起来。

    B. 形象生动

    3~4岁孩子思维能力以具体形象为主,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体形象的歌曲,例如:歌曲《我爱的小动物》,它是描述小动物叫声的歌曲,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长而弱)、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 「汪…汪…」(短而急促)、小鸭「嘎嘎嘎」等。

    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在欣赏音乐前,发出叫声请孩子们中猜猜「它们是谁」,帮助孩子初步感受节奏,并鼓励他们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现歌词中的小动物。

    C. 易于模仿

    3~4岁的孩子虽然还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但他们会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用身体去进行模仿、去创造性地表现,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歌曲《走路》:

    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小兔走路蹦蹦跳跳的,小鸭子是摇摇摆摆的,小乌龟慢慢的,小花猫走路没有声音的,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孩子易于模仿和表现,我们可以一边清唱,一遍引导孩子根据歌词来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各种样子,在参与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D. 适合单纯倾听

    3~4岁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更喜欢「倾听」,他们有时会十分安静地、自发地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主动去分辨这些声音。

    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多听一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雷声、风声、雨声、听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听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听钟表的滴答声、筷子敲击碗的声音、听妈妈炒菜时发出的声音等。

    我们尽可能地去丰富他们关于声音的经验,为今后欣赏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音乐作品提前做好铺垫。

    4~5岁孩子音乐作品的选择

    孩子到了4~5岁,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不同变化(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声音的强弱等),感受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此时的他们能够感受一些不同题材、风格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或乐曲。

    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如圆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同时也可选择一些乐句、乐段之间有重复的音乐作品。

    同时,他们对音乐表现力也在不断增强,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身体动作表达出对音乐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有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孩子去欣赏。

    例如歌曲《小树叶》:

    「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去?心里好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勇敢的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如果自己离开了妈妈的,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会不会很担心?会不会害怕?孩子在欣赏的时候,他会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触动,这样会帮助孩子对音乐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5~6岁孩子音乐作品的选择

    5~6岁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了更大的进步,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5、6岁孩子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

    例如节奏游戏《小老鼠》,我来给大家按照不同的节奏说一说。

    小 老鼠 上 灯台 偷 油吃 下 不来,喵喵喵 猫 来了 叽里咕噜 滚下来。

    这是三种不同的节奏型,我们可以随意的进行变换,歌词中画面形象生动、幽默诙谐,5、6的孩子们会玩的不亦乐乎,轻轻松松的就能掌握这三种节奏,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另外,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和辨别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并能区分乐曲的曲式结构、情绪和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可以用很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与想法,并能大胆地进行想像与创造。

    例如,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加沃特舞曲》。

    这首乐曲构是ABA结构,整首乐曲轻快活波,A段每一句末都使用了跳进音程,充满天真和质朴,B段节奏多变,使曲调变得很华丽。A,段又回到了天真质朴。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只小老鼠和朋友发生的故事,A段在和好朋友跳舞,B段朋友回家了后小老鼠感到寂寞和失望,A,段又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的跳舞做游戏的情景。

    在这首乐曲中,5~6岁的孩子已经能很准确地感受出三段不同风格的曲式结构,并产生一定的联想,能用语言、图画、节奏乐、动作、很丰富的表情,来表现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

    因此,为他们选择音乐作品时,咱们家长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中外著名的优秀乐曲,例如儿童音乐剧、童话剧,如《四小天鹅舞曲》、《梦幻曲》、《彼得和狼》、《牧童短笛》等。

    Part 4 跟随音乐做亲子互动游戏

    选好了材料,我们就可以开始带孩子进行亲子游戏了,音乐游戏是培养孩子乐感不可多得的好方法,如果单纯只给孩子听音乐,那么音乐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会大打折扣。

    接下来,通过一些很具体的例子给大家做个示范:

    首先我把音乐游戏分成了歌曲、歌谣、律动、欣赏这四类亲子游戏,家长也可以从网上找到类似的音乐,只要了解了游戏的方法,就可以和孩子玩到一起,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1. 歌曲类:《大雨小雨》

    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轰隆隆,轰隆隆,打雷声音响。哗啦啦,哗啦啦,大雨落下来,告诉你,这是夏天大雷雨。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歌曲,很形象、也很生动。它比较适合4、5岁的孩子,妈妈可以请孩子说一说下大雨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下小雨又是什么样子呢?声音是大,还是小?

    我的建议是这样:用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在和宝宝唱这首歌曲时,妈妈可以唱大雨,声音大大的,宝宝唱小雨,声音小小的,引导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大小。当然,妈妈和宝宝也可以互换歌词。

    其次,还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大雨和小雨不同特征,大雨时可以站直并伸直双手,小雨时可以蹲下并做手指动作。笑哈哈时可以双手做吹喇叭状,代表大声音,笑嘻嘻时双手做花朵状轻轻摆头,来代表小小的声音。

    这些动作都可以请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造。最后,妈妈和宝宝还可以利用铃鼓和自制的小沙锤来表达歌曲中大雨与小雨的特征,通过不同的游戏方法,来帮助宝宝表达音乐中声音的大与小。

    2. 歌谣类:《手指真灵巧》

    这是一首和谐简短的歌谣、很好听、韵律感很强,适合3、4岁的宝宝。

    我的建议是,妈妈可以和宝宝先做魔术游戏「手指变变变」,问「一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什么了?二根手指变变变,又变成了什么?」,请孩子自己来回答,妈妈可以和宝宝在熟悉手指游戏后,再随着好听的音乐,一起做手指游戏。

    3. 律动类:《我的身体》

    这首乐曲节奏感强,乐句工整,充满童趣。它通过歌词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器官的名称和位置,适合2、3岁的宝宝。

    建议妈妈先和宝宝先玩「在哪里」的游戏,妈妈说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宝宝用小手迅速的指出来。这个游戏宝宝会感到非常的有意思,兴趣会很高。

    当宝宝已经能够熟练地指出身体部位后,再随着音乐一起有节奏的做游戏。妈妈和宝宝还可以互相指认,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4. 欣赏类:《毛毛虫变蝴蝶》

    刚才播放的是一首AB曲式结构的乐曲,音乐形象不同,A段的音乐优美舒缓,表现的是一只可怜的小毛毛虫的音乐形象,忧郁缓慢的爬行。B段的音乐欢快而富有节奏感,表现的是毛毛虫蜕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开心地跳舞。这首乐曲适合5、6岁的宝宝。

    建议妈妈和宝宝可以先了解毛毛虫蜕变蝴蝶的这一自然常识,可以与宝宝共同欣赏音乐,感受毛毛虫的孤独与悲伤,再体会变成蝴蝶后喜悦、欢快的不同心情。

    可以请宝宝自己说一说自己心里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感受?妈妈可以问宝宝「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悲伤?什么时候会很开心?」「妈妈怎样做,你会很开心?」

    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使家长更深入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最后,妈妈和宝宝可以利用家里的道具,例如:围巾、手套、被子、发卡等物品装扮自己,进行角色的扮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音乐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p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