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术自由

艺术自由

作者: 作家彭雅伦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1:26 被阅读60次

       

艺术自由

      今天艺术家多了选择的自由,失去的是传统艺术的框架现成。现代艺术在材料上的解放,给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同时也搅乱模糊了传统审美的前提。今天,艺术家自由选择的范围前所未有,但他首先要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定调格局。这种决定没有现成的共性,没有前例可依。自由是种疲惫的奢侈,它的代价是传统艺术审美的现成框架轮廓,绘画可以不在画布上面,雕塑可以不用泥巴大理石,艺术可以完全不是绘画雕塑。不管是否乐意,今天的艺术家被迫先做选择,先给自己限制,先做自己的上帝,先做自己的主子,然后艺术才有可能开始。怪不得连毕加索都说:局限产生能量。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力透纸背和淡泊不在的神态,那是飘逸致远的审美。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声称油画的精髓是女人肌肤的感觉,五彩缤纷的肉欲,是肢体摩挲耳鬓厮磨的触摸直感。尽管两种文化的祖先都从自然的粉料起家,以蛋清之类的水性黏液调和,社会环境和审美的结局,使得两种绘画趋向两个相当不同的极端:一个讲究水墨力透纸背的远,一个沉迷油脂(渍)声色俱下的近,一个追求精炼概括的细描铁线,一个追求线条之外的肉感空间,好在两个极端我都喜欢,所以会有玻璃画。西方绘画从两度空间的表面透视深入,目的是要通过三度空间的景深,突破两度画面的表皮。中国绘画力透纸背,在纸张背面用功,通过宣纸背后的能量,从间接的角度“挤压”两度空间的宣纸本身,从而在仅有的微薄透明之间,逼出清淡的无限的张力。画面是个不偏不倚的中性空间,有的画在这个空间的后面,有的画在这个空间的前面。

       

艺术自由

        画布上的油腻肉感和宣纸里的渗透淡然,表面两个相反不同的文化心态,实际是一个类似相同的创意假借—两者都在试图超越突破两度空间的画面局限。不要盯住你的调色板,看着画面画画。调色板只是一个暂时的中转,你是直接就着画面色彩关系说话,画面是你最终的调色板。没有比较就没色彩,就像没有静止就没动态。好画必有败笔,好的作品就要那么一点破碎,好的艺术给予观者留有重新创作的想象和余地。

        英文把静物叫作“still life”,把人体叫作“life drawing”。静物画是撰摹静止之中的生息,人体画是观摩动态不定的生态。人类编织的视觉图案,无论形态有机还是抽象几何,都离不开对于自然造物的体察观摩。塞尚把几何的静物搅动起来,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把仅有的几个瓶子,画得每个都会自言自语,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把人体生命的微妙娇滴,指尖之间随手拈来。人体课上,我注重动态,不是为了练习速写,而是逼着学生感受动态变化瞬间的人体韵律,旁观体态出其不意的说话神情,体验人体承上启下的不可言喻。有时讲课一半的我,会突然哑然无语,生命的奇迹,犹如突如其来的凉风习习,即使不信神的我,也不得不为“造”人的上帝五体投地,怪不得就是中国这样以形式古风为上的文化,都有师古人不如师自然的说法。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说,你在白色画布上面画上一笔黄色,你就打破了白色的平衡,你必须建立白色和黄色之间的平衡。之后,你又加上一笔蓝色,你又必须打破白色和黄色的平衡,重新建立白色、黄色和蓝色三者之间的平衡。音乐语言的动态同样也是不断打破平衡的关系过程,音乐从主和弦开始,通过不同的和弦和和声关系外出离异,最后回到原先主和弦的位子。奏鸣曲式更是,音乐从主调开始,通过不同的调性区别,发展转换,最后回到主调上面。更加简单的例子是人的走路动态,我们先从平衡的基础出发,跨出不平衡的一步,在将要失去平衡的过程之中,身体的重心移到跨出的脚步,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两度空间的绘画形式还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形式,实际更是一个人生哲理的问题。如果说,古人洞窟里的野兽小人多少还是有点人类对于自己渺小的认可,人类文明就是一个逐渐把我们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程。然而,人类不蠢,因为数和量的比例没有尽头,有限和无限较劲不大可能,所以我们看到超越物质局限的精神,看到零点背后还有负数无限的可能。我们把物质净化浓缩,然后迫使物化超越物质的本身,这种仙化成精的过程是点金术的效应,也是宗教和艺术的功能。从人生哲理的角度,局限的绘画艺术可以说是最好的象征,而且,这种做减法的炼金术,同样也是其他艺术形式和艺术审美的关键因素。什么是雕塑?不是雕也不是塑,而是我们人体和外界的感应关系。绘画也是,只是绘画又隔一層诗的抽象距离。无论雕塑还是绘画,重要的是对物体的直接感触。我们用眼睛体验,用嘴唇抚摸,物质的转弯抹角,坑坑洼洼,沟沟坎坎,温暖柔软,冰凉尖硬。赤裸的眼睛犹如肌肤一般抚摸局部的细微,嘴唇像是婴儿一样接纳试新,如果我们眼睛能有如此敏感的直觉,嘴唇的体感可以这般亲近无间,我们就能以自己赤裸的身体,闭目感应外界万物的自然。在我看来,这体感的“雕塑”,就是所有艺术的起点开端。今天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电影和视像占据了大量的比例。但是很少人会想到,视像里的动态真实依赖画面的延续和我们的视像错觉。因为图像能在人的视网膜上停留1/20-1/5秒之久,如果把两度空间的画面叠在一起,在一秒钟里,加速翻转二十四张以上的图片,我们脑子会自然把它们连接成为自然的动态。不管视像艺术形式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有多不同,它的审美标准和角度,根子还在绘画和照相艺术里面。视像艺术不能脱离 “画框” 和 “舞台” ,画面的动态如何进出(绘画),切割的镜头如何交替(舞台幕间),人情世故的时间如何伸缩展开(戏剧文学)—更近一步来说,在局限的框架里面突破物性的局限,达到炼金术的升华超越和人类突破自身禁锢的创意,视像艺术是个绝妙的范例。工具是女人,你爱他,她是神,你用她,她作梗。有力的手轻柔,有情的心亲近,大师的炉火纯青没有半点火气。米开朗琪罗的纸上作品淡泊细腻, 埃德加·德加的雕塑粗中有细,吴昌硕大笔潇洒里面全是温柔,齐白石画的笨拙里面都是灵气通透。局部越看越大,最后从整体上面掉落下来。

        因为亲近之不易,所以通过一个媒体,假道文学音乐艺术,出其不意刺破人心。你恨,用恨做作品,你爱,用爱做作品,赤身裸体直接,千万不要隔阂。做坏的作品,是老天探试我们的借口,但是不自信的我们,总要出来阻止。如果我们能把沮丧的自我赶走,意想不到的机遇,就是手边的可触可及。磨刀霍霍练技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忘却练就的技艺。坏的艺术翻版罗列时髦,好的艺术抗拒潮流时尚。艺术家对艺术界的不满使之脱离制约他的时空,艺术家对艺术界的功利使之脱离创意的本能。独创基于自我发掘的根本,不是畸形怪物的“灵感”突然降临。

       

艺术自由

        审美不是关于美而是关于真,标准只是局部和角度的暂时。从审美的不同角度,社会的价值判断没有绝对标准,只要真实,丑陋也是可以美丽。肉麻修饰的“美化”,是审美意义的令人作呕。为了表达朴实的美,让一个城市小姐假作农妇劳作,不管原始的观念想法如何,手段可以千变万化,模样可以层出不穷,但是最终依然不可避免恶俗的审美效果。这不是说农妇不能是个清纯漂亮的女子,而是具体的对象真实与否,因为审美的判断并不关心“美丽”的绝对标准,而是关于具体个别的真实。视觉的审视不是功利的判断。有人给你一束鲜花,你会高兴,如果它是一束凋谢败落的,你会失望,那是因为围绕鲜花表象的判断在起作用。艺术的视觉角度完全不同,相对于鲜艳饱满的鲜花,败落凋谢的花木没有好坏区别,只有色彩形态的不同和对于真实体态的人生感悟和沉思冥想。审美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的权衡,没有现实功效利害的区别。艺术通过身体感受物象具体和人性的精神层面,审美并不关心物态的社会价值理由,而是直达可触的真实具体。审美抛弃社会功能和价值判断标准,绕过物体的即时价值和实用功能,直接体验物体的内涵根本。

相关文章

  • 吴为之为——中国著名画家吴晓暾作品:简约而不简单 意象不失精准

    自由的维度使艺术之于自然; 自由的无序使艺术之于广阔; 自由的绝决使艺术之于深度; ……….。 艺术的自由让心灵情...

  • 自由 什么是自由

    为时代的艺术 为艺术的自由 谁不自由? 人不自由。

  • 张志华:维纳斯

    #自由与美#自由可以使人飞翔,艺术可以使人高尚,美可以使人自信。其实,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人因自由而艺术,...

  • 艺术自由

    今天艺术家多了选择的自由,失去的是传统艺术的框架现成。现代艺术在材料上的解放,给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

  • 艺术自由

    艺术自由 坐地铁像坐山车一样,似乎乘客就自己一个人,这一站似乎坐反了,到了站工作人员帮忙解开安全带,坐相反方向地铁...

  • 艺术自由

    艺术自由 蛙泳转自由泳,似乎又进入另一番天地,视频都是请泳友或在场的学生家长拍一段,休息时马上配乐编辑好,发到各自...

  • 幼儿的自由涂鸦 有没有艺术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幼儿自由涂鸦的价值首先不在艺术上。 但是,也不能小看长期坚持自由涂鸦 所带来的艺术...

  • 自由的艺术

    越束缚越自由,没有了束缚,自由也就没有了立锥之地。人要是没根绳绷着,很容易就玩脱了。 京剧脸谱为什么画得忠奸分明?...

  • 什么是自由技艺?

    什么是自由技艺? Liberal arts 字面意思是“自由艺术”。但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很多国内翻译者对...

  • 艺术的存在(学术研究一)

    艺术可以是非艺术:唯有抛弃成见,具备平常心,才能真正获得精神的自由。 什么是艺术,杜尚给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r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