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八条目之诚意【9】

《大学》八条目之诚意【9】

作者: 令斌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00:27 被阅读22次

【原文】 所谓 诚 其 意者, 毋 自欺 也, 如 恶 恶臭, 如 好 好色, 此 之 谓 自谦。 故 君子 必 慎 其 独 也。

【译文】 所谓 使 自己的 意念 真诚, 是指 不要 自我 欺骗, 如同 讨厌 憎恶 那 污秽 的 东西, 如同 喜好 美丽 的 女子, 这就这就 称为 自我 满足。 所以 君子 必须 谨慎 自己 独处 的 时候。

【张 居 正 讲解】 这 一章 是 解释 经文 诚意 的 说话。 毋, 是 禁止 之辞。 自欺, 是 自己 欺 谩, 不肯 着实。 谦 字 读 做 慊 字, 慊 是 心中 快 足。 独, 是 心上 念 虑 发动, 独自 知道 的 去处。 曾 子 说:“ 经文 所谓 诚 其 意者, 是 要人 于 意念 发动 之时, 就 真真 实实 禁止 了 那 自己 欺 谩 的 意思, 使其 恶 恶 如 恶 恶臭 的 一般, 是 真心 恶 他, 而于 恶 之所 在, 务 要 决 去。 好 善 如 好 好色 的 一般, 是 真心 好 他, 而于 善 之所 在, 务 要 必得, 这等 才是 好善恶恶 的 本心, 无 有 亏欠, 才 得 个 自己 心上 快 足, 所以 谓之 自 慊。 然 欺 曰 自欺, 慊 曰 自 慊, 是 意 之实 与 不实, 人 不及 知, 我 心里 独自 知道, 这个 去处, 虽 甚 隐 微, 却是 善恶 之所 由 分, 不可不 谨, 所以 君子 在 此处, 极 要 谨慎, 看 是 自欺, 便 就 禁止, 看 是 自 慊, 便 加 培植, 不敢 有 一毫 苟且, 亦不 待 发现 于 声色 事为 之际, 而后 用力 也。” 经文 之所 谓 诚意 者, 盖 如此。

【原文】 小人 闲居 为 不善, 无所不至。 见 君子 而后 厌 然。 掩 其 不善, 而 著 其 善。 人之 视 己, 如 见 其 肺 肝 然, 则 何 益 矣。 此 谓 诚 于中, 形 于外。 故 君子 必 慎 其 独 也。

【译文】 小人 闲居 独自一人 做坏事 时, 什么 都 做得 出来。 见到 君子 的 时候 就 畏 畏缩 缩, 掩藏 自己 不 善良 的 行为, 而 标榜 自己的 好处。 其实 别人 看他, 好像 就能 看到 他的 五脏六腑 一样 清楚, 这样 的 做法 有 什么 益处 呢? 这就 是 所谓 内心 的 真实 意念 会 显露 于 外表。 所以 君子 独处 的 时候 必须 要 谨慎。

【张 居 正 讲解】 闲居, 是 没人 看见 的 去处。 厌 然, 是 消 沮 闭 藏 的 模样。 独, 是 人 所 不知 而 己 所 独 知 之地。 曾 子 说:“ 小人 独居 时, 只说 没人 看见, 把 各样 不 好的 事, 件件 都 做出 来, 及至 见了 君子, 也 知 惶恐, 却 消 沮 闭 藏, 遮盖 了 他的 不善, 假 装出 个 为善 的 模样, 只说 哄 得 过人, 殊不知 人心 至 灵, 自不 可欺, 我方 这等 掩饰, 人 看得 我, 已是 件件 明白, 恰 与 看见 那 腹 里 的 肺 肝 相似。 似 这等 恶 不可 掩, 而 善 不可 诈, 岂不 枉费 了 那 机 巧 之心, 有 甚 好处, 所以 说 则 何 益 矣。 夫 掩 恶 诈 善, 如此 无益, 这 便是 实有 那不 好的 心 在里面, 自然 有不 好的 形迹 露 在外面, 独 知 之地之地 可 不慎 哉! 此君 子 所以 必 谨 慎于 己 所 独 知 之地, 而 不敢 以 自欺 也。” 既能 慎独, 则 其 发见 于外 者, 自 无 不善 矣。

【原文】 曾 子 曰:“ 十 目 所 视, 十 手 所指, 其 严 乎。”

【译文】 曾 子 说:“ 独处 的 时候 其实 也有 无数 人的 眼睛 注视 着 你, 无数 人的 手 指着 你, 这 难道 不严峻 吗?”

【张 居 正 讲解】 这是 门人 引 曾 子 平日 的 言语, 以 发明 上文 之意。 严, 是 可畏 的 意思。 曾 子 说:“ 那 幽 独 去处 所 干的 事, 人 只说 无人 看见, 无人 指摘, 可以 苟且, 岂知 天下 之事, 有 迹 必 露, 无 微 不 彰, 那 为善 的, 虽 不必 求知, 毕竟 人 自然 晓得, 那 为 恶 的, 虽 要 遮盖, 毕竟 也 被人 识破, 一些 掩 不得, 莫说 无人 看见, 乃 十 目 之所 共 视 也, 莫说 无人 指摘, 乃 十 手 之所 共 指 也。 幽 独 之中 不可 掩, 一至于此, 岂不 甚 可畏 乎。” 知 其 可畏, 则 慎独 之功, 自 不容已 矣。

【原文】 富 润 屋, 德 润 身。 心广体胖。 故 君子 必 诚 其 意。

【译文】 富裕 以后 可以 增 饰 房屋, 道德 可以 润泽 身心; 心里 宽广 就可以 身 康 体 健, 所以 君子 必须 使 自己 意念 真诚。

【张 居 正 讲解】 这 是说 能 慎 其 独 的 好处。 润, 是 华美。 广, 是 宽大。 胖, 是 舒展 的 意思。 人 若 富足, 自然 用度 充裕, 而 华 美其 屋, 人 若有 德, 自然 诚 中 形 外, 而 华 美其 身。 盖有 德 的 人, 他 心里 没 些 惭 沮, 便 自然 广大 宽 平, 而 其 发 于 四体, 亦 自然 从容 舒展, 身心 内外 之间, 浑然 是个 有 德 的 气象, 所谓 德 润 身 者 如此。 然 德 自 诚 意中 来, 所以 为 学的 君子, 必 慎独 以 诚 其 意, 好 善 则 如 好 好色, 恶 恶 则 如 恶 恶臭, 必 到那 自 慊 去处, 则 德 全 而有 润 身 之 效矣。 这 一章 是 为 学 功夫 极 要紧 处。 盖 克 念 作 圣, 罔 念 作 狂, 与 治 同道, 与 乱 同事, 都在 这一 念上 分, 是个 初 发动 的 机 括, 诚 不可不 慎 也。 右 传 之六 章, 释 诚意。

出生在富有家庭,是一件幸事,试问年轻人现在是否有生在福中的感觉;但是,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的是:要想一辈子幸福,还必须有精神上的追求。香港翡翠台有个栏目叫《平常谈》,曾谈到"人"字,主持人说:"人"字是由一撇和一捺组成,这一撇就代表物质,一捺就代表精神,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了,才算是完美的"人生"。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普通的人,不会放弃物欲,而一个聪明的人,更不会放弃精神的追求。

相关文章

  • 《大学》八条目之诚意【9】

    【原文】 所谓 诚 其 意者, 毋 自欺 也, 如 恶 恶臭, 如 好 好色, 此 之 谓 自谦。 故 君子 必 ...

  • 格物与诚意

    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

  • 《大学》:格物与致知 学以致其道

    《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之说,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 大学修身记一2022-06-08

    感悟《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学原文当中,就是看不到对格物与致知...

  • 《大学》精华摘要

    《大学》 >> (2)六个历程。知止、定、静、安、虑、得。(3)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 2021-12-01

    12月1日随感 今天接触大学18天。今天上午工作闲下来的时候无意中想到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

  • 《大学》讲义(下)

    七、格物功夫须晓得“头脑” “格物”为八条目的开端,而传文跳过了“格物致知”而直接诠释“诚意”。由于《大学》原文没...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88】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四条,修齐治平,人人会背。前面两条,格物...

  • 具身认知4丨改变认知,从改变环境开始 184/200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这个人天天读书,却忘了《大学》里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诚心诚意去做事

    这是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1352天 王阳明说《大学》里所提到的“八条目”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八条目之诚意【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s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