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依然雾蒙蒙的,但比起简雪出门的时候,已好太多了。雪妈妈李美英拿着信的手微微发颤,眼神里有藏不住的惊喜。信是雪爸爸简宏寄来的,信上说,她们娘俩儿可以动身去太和了,除此之外,详细的介绍了买票流程,以及到了太和该走哪里。
简宏从小就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一间屋子里,屋子是他的父亲建的,从外面看,像是在山里凿了个洞,安了扇门,剩下的地方用纸糊起来,算作窗用,便成了一间房。屋顶已斑驳不堪,时不时会掉些土渣子,好在屋内还算整洁,简宏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娶了李美英 。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值身强力壮,春耕秋收,倒也不愁吃,剩下的粮食拉倒城里卖了,换些布料,由李美英裁作衣裳,倒也说得过去。闲暇时简宏去工地帮忙,李美英手艺好,裁的衣服很受邻里喜欢,一来二去也能赚些小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简宏的父亲生了大病,家里的积蓄全花了,可这病偏不见好。简父的状况非常不好,恶性肿瘤,因为村里医疗条件的限制,没能及时确诊,当着小病小灾的开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等转到城里的医院时,救治的概率已经非常非常低了。简宏孝顺,再加上从小没有母亲的照顾,他特别害怕连父亲也失去,所以哪怕只剩下一丝机会,他也希望能救活父亲。村里能借的都借过了,凑到的钱远远不够。简宏决定去大城市,那里活多,工资高,当下坐着火车就走了。他什么都做,搬运工,服务员,一天打好几份工;李美英日夜操劳,家里医院两头跑。天不遂人愿,简父最后还是没能留下来。
办完了葬礼,简宏在家呆了半年左右,为了尽早还债,又回到太和。寒来暑往,一年到头夫妻两能见两面,合计不过一月有余。过了两年,债务越来越少,家里添了一位新成员,是个小女孩,叫简雪。
日子就这么平静且有力量的过着,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简雪小小年纪,农活家务活都不在话下,让李美英夫妇很是欣慰。后来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发展了,村子很少有原先的热闹了,就连戏台子搭起来赶集会的时候,也大多都是白发老人带着个把高的小孩。眼瞅着简雪到了要上学的年纪,可村里的学堂近乎摆设,谁人都能去谋个老师的名头,李美英思量着,要不然就都去太和叭。当时的简宏住的是很多人一间的员工宿舍,每个人只分到一张单人床,这些年的积蓄也都寄回去还债了,李美英母女若是来,便要去租房,一切开销都是老家的好几倍,实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事一天天的搁下。
某一天清晨,大雾,简雪照例去庄稼地 。雾快散开的时候,李美英收到丈夫简宏的一封信,信上说,她们可以去太和了。李美英很是激动,也许是能天天见到丈夫,也许是孩子可以在大城市念书,也许是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小地方,也许是。。。
简雪回到家,发现母亲在收拾行囊,得知自己终于可以和父亲母亲团圆,开心的手舞足蹈,孩子的开心,是那么纯粹,那么真实。反观李美英,激动过后,是压在身上的重担,她很清楚接下来她们一家会怎样捉襟见肘的过日子,可她不后悔。
远在太和的简宏,请了两天假,退了职工宿舍,在离工地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杂货房,很小,很乱,房东给留了一张双人床,放在屋里,占了一半的空间。他花了些时间找了硬纸板,还有工地不用的海绵做了床垫,又买了块布做床单,被子有房东不用的,讨来晾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收拾好以后,就跑去车站接妻女了。
回到家是晚上,饥肠辘辘,夫妻两在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三包小康家庭方便面,一个铝制小盆,一包筷子,和房东借了一壶热水,晚餐就要做好了。
两块砖,上面有一个盆,盆里有泡好的方便面条,盆边蹲着两大一小三个人,正开心地吃着晚餐。孩子吃饱了,绕着盆跑来跑去,银铃般的笑声传到夫妻俩耳朵里,他们相视一笑。窗外,月光皎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