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茶,其实我对茶文化知之甚少,不懂茶道,也没读过茶经。但茶对我及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来说,意义重大,大到你无法想象!
我们村子叫“林茶”,顾名思义,树木和茶叶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林分为经济林和杂木林,经济林指的就是杉木,在包干到户后,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分到手的杉木息息相关。山场多,杉木多,经济状态会相对宽松;反之,则较紧。有的人一年忙到头,辛苦劳动,可能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而有的人,干两天歇三天,打打麻将喝喝茶,但只要几车树一卖,生活立马直奔小康。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初期非常明显,直到现在,依然还影响着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杉木的成材期大约二十年,如我们的父辈早年砍伐后,重新栽上,在自己手上,还能收益。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边伐边植。而有极个别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把树砍过之后,就不管理了。人家问他,他是这样回答的:二十年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天,你还不知道帮谁种了呢!让人哭笑不得。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茶吧。其实小时候我对茶叶的印象并不好,每到茶季,家人都格外的辛苦,起早贪黑,特别是做茶的时候,几乎都要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有时甚至更晚,而天还没亮又得骑上自行车把加工好的茶叶送到镇上去贩卖,而茶季正是一年中最犯睏的时候,那种煎熬可想而知,这种情况直到村子里建过茶厂之后才有所好转。小时候的我总是不明白大人为什么非得那么拼命,那时候的我,可以说是非常讨厌和憎恶茶季的。具体表现为:每次摘茶的过程中总会发生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腰酸背痛、肚子不舒服等症状。那时候的我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怂!
虽然不喜欢茶季,但茶季还是很有看点的。比如郁郁葱葱的森林,比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比如一种叫做抛的酸甜小野果,比如一群充满朝气、活泼可爱的茶叶妹子(现在摘茶的都是大婶大妈级别的了)。茶叶妹子主要来自江北,也有周边不产茶地域的女孩。采茶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起早摸黑,翻山越岭,而那时候工资是很底的,而且她们基本上拿不到工资,甚至倒找给顾主家钱。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原来那时候,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物资相对还是比较匮乏的,江南、江北娶亲嫁女都需要木制的桶呀,盆呀之类的,原材料需要用到杉木,而江北最缺这种木材,这恰恰是我们的强项。因为杉木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茶季结束后,奇葩的景象出现了,东家用算盘噼里啪啦一算,好家伙,摘茶的工人竟然还要掏钱给东家,第二天,由东家拉着一板车桶桶盆盆把她们送上车,然后欢天喜地的回家了。
终上所述,那时候我们老家人的日子还是蛮好过的,杉木值钱,茶叶值钱,不用出去打工,一家人可以天天守在一起,还时不时能享受到地主的待遇(请人摘茶,请人挖地,请人伐木)。所以那时候很多茶叶妹子摘完茶就不愿意回家了,直接就嫁给了少东家,我只能感叹:可惜当时年纪小!
我虽然响应了党的号召,坚持了晚婚晚育,却也是懂事比较早的那一拨人。而春季正是发情的季节,所以一拨又一拨青春靓丽的茶叶妹子,也成全了我 一场又一场的春梦。茶妹子实在太多,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有几个,这里就说说离现在时间相对较近的吧,说近,其实也有二十年了。那时我高四毕业后,老爸痴心不改,坚持让我接着复读一年,可我实在没脸去县城的高中了,只好糊弄老爸说,我就在家学习,美其名曰:自学成才。老爸比较单纯,就答应了,可观察了两天,发现我学习态度不端正,就让我和他上山打桠枝(用斧头把砍倒的杉木树枝去掉),想用劳动来教育我,让我回到继续学习的轨道上。我找不到拒绝是理由就和老爸一起上山了。现在想想,我那时对自己真的挺狠的,我记不清到底第几斧了,反正在五斧之内,我准确无误的劈在了自己左边小腿正中,就此告别了伐木工人的生涯。当时正好茶季也到了,我便一边养伤,一边帮帮家里人的小忙。这个时候,晴出现了,是邻县的,我大姐介绍来的,大姐婆家在那。晴那时高一刚毕业,可能也不是学习的料,就不上了(比我有自知之明,所以人家现在已经在深圳买了房,成了家。我硬是在老爸的鼓舞下混了四年)。她妈妈也是抱着让吃吃苦头的想法,才来我家摘茶的。晴是那种一看就不像乡下女孩的女孩,长的白白净净,齐耳短发,模样端正,笑起来的时候会露出洁白的牙齿和甜甜的酒窝,摘起茶来还不怕苦,不怕累。这种姑娘在农村是很有市场的,我的心事就不说了,而最喜欢她而敢于表达出来的是我爷爷,爷爷每次来我家都会笑着让她做他的孙媳妇,而她那种含羞不恼的样子,也的确让人心动。爷爷爱讲故事,讲的绘声绘色,而她是最爱听我爷爷讲故事,所以这样一个场景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一家人都在灶台上炒茶叶,爷爷坐在小方凳上讲故事,晴就蹬在爷爷面前聚精会神的听,讲到一半,爷爷卖个关子,不讲了,于是晴就不愿意了,摇着爷爷的腿,带点撒娇的样子,缠着爷爷非让他讲下去。我觉得这个时候的晴是最最让人动心的!茶季结束后,便各奔东西,就此断了联系,后来听说她在深圳成家立业了,过的很好,在这里真诚的说一声:美丽的大嫂,祝你永远幸福!
现在,繁忙的茶季又到了,老爸老妈又得辛苦操劳,而我在外边什么都帮不到,有时真想辞了破工作,回家痛痛快快干上一个月 。对了,还有我九十高龄的奶奶,平时老眼昏花、腰酸背痛,一到茶季立马变得生龙活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爬山摘茶也有劲了,这就是茶叶的魔力。由于现在很难找到摘茶的人,所以很多茶山都栽上了杉木,我家也是,但老爸还是留了两块相对近一点的茶地,他是这样对我说的:杉木成材期太长,而茶叶年年有,就算我和你妈八十、九十岁了,照样可以去捡,一样有收入,不愁没饭吃!
我想老爸的这句话,应该很好说明了茶叶在我们家乡人心目中的那份重要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