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之路》这本书看的我太痛苦了。
如果一本书一遍都没看完就想放弃,那我一般也就放弃了。但如果一本书我看完了第一遍,我会赶紧再看一遍,这样往往会有更深的感受。所以总体来说,我看书还是比较随性的,看书痛苦这种事很少出现在我的身上。
然而这本书比较特殊,因为它是公司的书,每个人借了什么书都有记录,我总不能说我看了一点就不看了,这样显得自己不够专注。毕竟我已经有了前科,上一本书是厉以宁的《经济与改革:西方经济学说读书笔记》我就没看完,理由就是此书对我有些鸡肋,而且对于作者动不动就拿阶级来上纲上线不敢苟同。所以,对于《城市发展之路》,我就不能放弃了之了。归根揭底,看公司的书到底没有看自己的书自由,而不自由就容易不舒服。
一、吐槽
这本书,看第一遍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云山雾绕,不知道作者东一个榔头西一个棒槌到底在说啥。如果不是看了内容简介和导言,我很难在作者随意而凌乱的章节里面梳理出它内在的脉络。所以,在我努力看完了第一遍,继续勉强开始第二遍的时候,翻了一章就实在是翻不下去了。
我很怀疑这本书是这样形成的。他在各个城市穿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游记,然后在某一天出版商对作者说:“我帮你把这些游记组成一本书吧。”作者说:“Why not。”于是一本新书成功上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书里到处都是大篇幅的对于美国小城镇细节的描写,而这些描写并不出彩。
如果你对美国城镇的风土风情和历史变革没有那么大兴趣,那么你只需要看本书的内容简介和导言部分就可以了。内容简介可以让你知道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导言毫无疑问是全书的精华。这是经过鉴定的,因为我艰难地把全书看了一遍之后,发现真正重要的内容都在导言中有出现。这种感觉很不美好,它类似于你被一部电影的宣传片所吸引而买票观看,最后发现吸引你的也就是宣传片里剪辑那部分内容而已。
二、收获
不管怎样,看完本书收获并不算少。作者的很多观点让我豁然开朗,同时,它促发我的反思,对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我们公司目前所作城市顶层设计的反思。
作者似乎不太愿意提“城市”或者“城镇”之类的词汇,他说的更多的是“场所”。场所是个有温度的词语,它突出了居住者作为主体和外界的联系和体验,当联系比较紧密,就能产业归属感,当联系割裂,就会产生孤独感,在作者看来,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城市的发展都是病态的,它在割裂居住者和外界的联系。这种病态发展的开端源于“新城市主义”的无心之失。因为“新城市主义”没有能够历史性、全局性的看待城市,反而试图用优化个体街道和建筑的方式来完成整个城市的优化,但是完美的细节组合起来并不能形成完成的整体,更何况其细节的设计并不够完美。
城市发展需要系统化解决方案。作者认为,是交通、整治和经济这三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会如何发展。交通系统决定了城市形态,而政治决定了交通系统,而经济则会左右政治的抉择。这其中,城市如何发展最直接就是交通系统决定的。不同的交通系统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短距离步行的出行方式必然会密集的商店和房屋的网络;大众交通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人群和商业靠近市中心,而汽车和高速公路恰恰相反,它们使商业和人群向远郊扩散,出现离心式的发展。
本书大篇幅介绍了美国新城建设的四种模式:塞利布雷申的新城市主义模式,纽约市的移民社区模式,硅谷的郊区化模式以及波特兰的增长边界模式。这四种小镇在当下都有各自的成功之处,但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在作者看来,波特兰的增长边界模式是最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对于如何让城市更好发展,也就是如何建造更好的“场所”,作者也在本书的最后提出了几条自己的建议,我感觉不管是选择交通系统,还是设置城市增长边界,其实可以归结于一条:政府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反思
把视角从美国转换到中国,我们会发现,作者呼吁的恰恰是我们擅长的,在中国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存在着政府的身影。然而我们中国城市的发展就比美国的健康了么?大概没人敢做这样的保证。所以,我感觉,城市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一个聪明的政府起到更大的作用。
政府想要聪明,最深层次的方法是自身变革,比如优化自身的机制、任用更专业的官员等,但这个过程很漫长。所以,完全可以采用一个更聪明的方法,借用外部大脑。专家治国,专业理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智库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只需要用好两个权力就好了,通过权和否决权。
作为一个多年耕耘在三四线城市的民间智库,我们王牌智库目前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县域城市发展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我认为并没有。至少有一点,在我看来,不管是“主题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三大抓手也好,还是常用的“玩好水文章”也好,我们过去的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该城市正向发展的前提上的,如果城市萎缩的态势不可逆转,难道我们可以强求么?
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给我们服务的城市多出好主意,不出馊主意,避免最后落得和“新城市主义”被人诟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