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梨园春秋天津卫~九河下梢
脍炙人口的三家店“将身儿”到底是哪个流派的?

脍炙人口的三家店“将身儿”到底是哪个流派的?

作者: 张强_4fff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9:26 被阅读0次

    平沙生~~京剧话题优秀回答者

    打登州~周啸天

    嘿,哪派的也不是。非说是哪派的,那我只能引用王则昭先生的原话:“周派,周啸天。”

    大伙儿闹不清这段儿怎么回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当然我岁数也小,不知道当年大众怎么说。反正打我记事儿起看戏,电视上播各种晚会,“将身儿”算是京剧中的流行歌曲了,总有。经常就会写,某某演员,《三家店》,杨派。这不瞎掰嘛,杨先生什么时候唱过这段?他教谁了?最早说这话的人实在不应该,不经考证,信口开河。

    首先说杨先生肯定会《三家店》,虽然他没有录音、照片资料传世。但是这是骨子老戏,都会。另有旁证,在“杨宝森先生和本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处祁野耘共同整理”的《京剧丛刊》中的《三家店》剧本,记录了杨先生在这个位置,只唱流水四句,词句如下:

     历城县内上了桎,

     儿行千里母担忧。

     眼看日落西山后,

     望求差爷把店投。

    有意思的是,在剧本此处还有注,“按老本此段只唱四句。另有词句较多的唱法,兹附录于下:”一看下面是现在常见的“将身儿”的词儿。说明杨先生也会这个词儿,但是没当主流的唱法记录。并且,刘曾复先生的说戏录音,也佐证了,老派儿的《打登州》在这儿也确实是这四句词儿。

    那这段儿到底哪儿来的呢?咱最后再说,还有俩事儿得说。

    先说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段是杨派呢?跟唱的人有很大关系。这个戏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周啸天先生最红,周先生能耐很大,我认为唱工绝对在四大须生的水平线上,据说做工、武工也绝佳。可惜文革后不久就去世了,八十年代开始看戏的戏迷都没见过他。八十年代这个戏谁最红呢?俩人,李鸣盛、马长礼。李鸣盛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杨派老生。但是李鸣盛归杨派其实很晚,最早也得到四十年代后期。老先生过去学戏没有很强的门户、流派之见,博采众长。所以李鸣盛的戏路是非常广的。这个将身儿他是跟谁学的,我没有跟李鸣盛老师的朋友、弟子求证过,这个待考,我只能说,这个不是杨派,为什么呢,你比较他和周啸天的这段唱,显然是基本完全一样的。以杨先生的创造力,他就是唱这段,也绝不会这么接近周的腔,(起码把倒字和个别油腔滑调的地方改过来……)。这个部分有点臆测哈,但是各位看官看到最后,相信你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觉得了。

    另外有人说这段有马派的,就……更瞎掰了。马先生后人撰写的《马连良传》里明确记载了马先生不唱这段,马长礼学这戏时还专门问马先生他能不能唱这段,马先生那是什么人物,(他自己戏路就杂),当然不会拦着了,就让马长礼唱了。马长礼这段明显就和周的腔儿差别较大,词句还都是一样的,然而唱腔有明显的他自己的风格。(写文章不能录音,要不我一唱您就明白了)众所周知,马长礼是“谭徒马儿”,且学杨很有成绩,个人风格非常鲜明。他的三家店一听就是自己大改过了,很多腔儿的玩法非常新颖,老派儿的老生肯定不那么唱。现在有些青年演员认为自己学的是马派“将身儿”的,其实都是马长礼的。也不错,挺好的,这是一个“翻唱版”,(把原来的谱子翻过来唱的……人家走低他走高,人家走高他走低)

    综上,李鸣盛和马长礼的都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误认为是杨派和马派的“将身儿”,其实不对。最多你能叫“杨派风格”和“马派风格”,而且实际上我认为二位前辈艺术家都是发扬的自己风格,而不是“流派风格”。当今对于流派过于重视,对于京剧绝不是件好事。前辈的大师如果都死认流派,那那么多流派都哪儿来的呢??

    说了半天,最要紧的事儿没说,三家店这段儿到底哪儿来的呢?哈哈哈,别忙,下回再说。

    (感觉这样会被打死……那就现在说吧)

    大家都知道,文革以后,会老生戏最多的,是生理医学专家刘曾复先生,专业演员有不会的戏都找刘先生说戏。那么文革以前,被找的最多的是谁呢?也是一位票友,就是王庾生先生。现在提起这位老先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怹只有一段唱片传世,嗓子还不是特别好。但是看王先生的著作,见地和知识简直深不可测。都学谭鑫培,其实王庾生跟老谭的时间是最长的。加上他不是专业演员,老谭对他也不保守。王先生的弟子“老生有:曹艺斌、杨菊芬、徐东明、吴铁庵、李英斌、李白水;旦角有:章遏云、马艳云、杨菊秋、崔喜云、丁至云、李相心。其他如奚啸伯、杨宝森、李宗义、吴素秋、童芷苓等均尊之为师,相从问艺。”

    我知道王庾生王三爷,也是辗转,要不然我也只是知道,并没有那么崇拜。王庾生先生的弟子李英斌先生晚年在天津,有几位弟子,温玉荣、卢松、吕维忠、蒋卯卯等。吕老师和蒋老师都是票友,大家可能不熟悉。(蒋老师唱我没听过,吕老师的老谭派好极了,在美国的都知道)温老师和卢老师,天津的戏迷或者熟悉当代老生的戏迷,简直太了解了,虽未得享大名,在团里总唱二路,但是我觉得他们二位都比国内多数院团的头路角儿好。看过卢老师跟李英斌先生学的《乌龙院》、《举鼎观画》,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像这个年代的角儿。然而让这几位老师一说,李先生简直神了。让李先生一说,王庾生先生简直神了。王先生就是我偶像的三次幂啊,(老谭就是四次幂了)。

    哎呀又说远了,这个三家店其实跟王庾生先生也没多大关系……(那你说他干嘛!)但是!和王先生两位弟子有莫大的关系。就是吴铁庵、李白水。李白水有“将身儿”的唱片录音,应该是这段唱最早的录音资料了,1931年百代唱片1面。据李英斌先生说,这戏是吴铁庵先生最早唱红的,估计也是他编的,王三爷还给改了两句,

    “二不是歹人品下流。杨林道我私通贼寇,”

    这个挺有谱嘛,吴铁庵正是周啸天的老师。

    吴小如先生书里提过后边还有两句“爷本山东秦门后”等等,就不知道什么来源了。

    拉拉杂杂说了半天,大家想必也闹明白这段唱前前后后怎么回事了,如果有疑问、质疑、纠正,都非常欢迎和感谢。在这里也给大家拜个晚年!

    2018/2/20/补充:文章发出后不到俩小时,刘曾复先生的高足樊百乐老师特意打越洋电话来,给我一个重要提示,说是1903年克莱姆峰的假孙菊仙啊。咱先说这孙菊仙的唱片,假的有一些,分两类,一类非常像孙菊仙,起码是那风格;另一类满不挨着。咱要说的就是有一张卖马,就完全跟孙派不挨着,而且唱得骺快。谭大王卖马,一张唱片,两面,将将唱完,这位还饶了一段,还饶的不是耍锏,是这段“将身儿”。说明清朝就有这段唱了……哎呀,你到底是哪儿来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脍炙人口的三家店“将身儿”到底是哪个流派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cw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