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崔允漷: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

学习《崔允漷: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

作者: 贵龙讲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21-08-30 07:06 被阅读0次

            主持、编辑:腾龙

            Day59——

          【学习分享】

            核心素养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春江小学《新课程“新”在哪里》读书分享

            01 纪老师:

            众所周知,十几年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证据表明: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认同,但先进的理念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减少“两张皮”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一线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了“新教学”的理念,什么是“新教学”?“新教学”新在哪儿?为什么要实施“新教学”?为了落实“新教学”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是我读完后要深入思考的。

          何为“新教学”?教学新在何处?

            崔教授在报告中给出了答案——我国最新修订的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纲,全面规范了课程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育人质量,而新课标带来的“新教学”就是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新教学”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看到学生素养,不能立足于一个个知识点,而是围绕某一核心素养的培育,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化为一个大的整体,确定恰当的统摄中心。

            2.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真实学习,只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真实的学习,因此每个大单元教学设计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景和相应的任务,以实现课程和生活的关联。

            3.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有目标一定有评价,评价必须摒弃基于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突出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并且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4.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光靠线上学习是靠不住的,哪怕人工智能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线上有线上的优势,线下有面对面的优势,未来的学习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当然,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教师也需要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反思传统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冲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引路人”;由课堂的“主演”到幕后的“导演”;由学习的“提高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

          为何要实施“新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应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接班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细化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新课程以“核心素养”为纲,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新教学”。

            落实“新教学”的实践途径之一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和一般的单元设计有所区分,更加凸显素养目标的引领以及统摄中心的作用。相对于之前所说的“单元”,以“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和大问题”为统摄中心的大单元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

          在具体“新教学”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崔教授又提出了教师要编制“学历案”,即教师依据教材编制的、给学生学习用的教学方案,就学生学习内容,呈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行进行个性加工。崔教授指出学历案的设计,还要包含6个要素,这6个要素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其中第三步评价任务是关键。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育人结果,对于改变以“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及其导致的师生“忙得要死却碌碌无为”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以核心素养作为顶层教学目标,以大单元教学和学历案设计作为落实“新教学”的途径,必然会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收获。


          02 罗老师: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是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崔允漷就教授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变化——只有当我们在设计一个单元的时候,才能看到价值观念。可见,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是挖掘数学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渗透数学价值、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解读教材,灵活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

          1.整合学习内容,规划单元课时。

          以往的教学多以课时为推动教学的力量,侧重于以知识逻辑编排单元,以知识内容获得为导向,而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常常被忽略。

            上学期,我校数学组开展了“单元整教”项目学习,尝试站在整体高度思考单元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审视数学单元教学内容,挖掘数学本质,先对整个单元进行分析解读,后把单元内容合理分配到具体课时,进而在单元基础上进行具体课时的动态教学设计。

          从单元长程角度去设计,更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有利于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中来,顺学而教。

          2.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自己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因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情境之下,真实的情境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校五年级准备举办一场元旦晚会,用五年级全体学生排一个大合唱,需要购买准备套演出服?如果让你去准备这些演出服,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统计表?

            这样的设计使数学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在这种现实的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的实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 设计评价任务,实现“教-学-评”一致。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围绕目标可能实现的评价任务,通过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深刻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评价目标:能根据时间单位、面积单位及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运用分、小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良好的评价任务一定是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使教师能准确了解学生学到哪里,学会了没有,需要在哪些方面深化认识、提高能力。只有进入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教师才能发现并找寻到学生的困难,并引领他们逐步提升。

            崔允漷教授对“新教学”的解读为我们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聚焦课堂变革,深度解读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做好的重要工作。

          2021年8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崔允漷: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ds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