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8.学习苏轼的《瑞鹧鸪·观潮》

128.学习苏轼的《瑞鹧鸪·观潮》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1-06 20:35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这首词熙宁六年(1073)八月十五日作于杭州。唐人孟郊句云:“依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送淡公》其五)写弄潮儿嘲笑书生文弱,夸耀自己的勇健。其实文弱的书生也对弄潮心向往之。

早于东坡数十年的潘阆,有《酒泉子》一词咏观潮:“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晚于东坡二百年的周密,也有《观潮》一文写弄潮:“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武林旧事》卷三)

这长长的一段形容刻画,用词句来表达,可不就微缩成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一联、“碧山影里小红旗”一句?与潘阆词“忆”观潮不同,东坡词是“观”潮。

上片写迎潮,下片写送潮,弄潮儿或手持红旗,劈波斩浪;或开怀豪饮,齐声高唱。中间插入“西兴渡口”二句写景,展示了时间的推移,也舒缓了紧张的节奏。

与此词同时,东坡还写了《八月十五日看潮》七绝五首,其中有“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的句子。以同一题材同时人诗词,这在东坡是常有的事。

相关文章

  • 苏轼词丨瑞鹧鸪·观潮

    瑞鹧鸪·观潮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蹋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攲。侬欲...

  • 瑞鹧鸪.观潮(硬笔)

    瑞鹧鸪·观潮(苏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 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 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 渔...

  • 瑞鹧鸪 苏轼

    身处于社会之中的人们,说话做事都不能再如儿时那般随意。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又离不开人情世故。社会就是一个...

  • 观潮 苏轼

    出生和死亡是人类以智慧文明归纳出的两个最伟大的概念,如果要提出能够直击灵魂的拷问,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回答的,来的时...

  • 观潮(苏轼)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

  • 读《观潮》 - 草稿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这首《观潮》,把那些红玫瑰...

  • 由词入景

    宅家十来日,便是不喜热闹如我,也怀念起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之景。恰读苏东坡一词,稍解无聊,写作随笔。 瑞鹧鸪·观潮 ...

  • 我解《乌啼鹊噪昏乔木》2018-11-15

    瑞鹧鸪·乌啼鹊噪昏乔木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 人活着到底有何意义?苏东坡人生最后一首诗告诉你答案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观潮》 这首《观潮》是苏东坡临终前,写给小儿...

  • 苏轼词|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f...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8.学习苏轼的《瑞鹧鸪·观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f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