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空,读了点《文化苦旅》,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的囫囵吞枣是对这本文化底蕴深厚读物的亵渎,属实惭愧,便打算重读了。今天读了《三峡》,《洞庭湖一角》,《庐山》的一部分。我被余秋雨的文字所震撼,仿佛连标点符号都意味深长。
读了《三峡》这篇文章,内心被精美的言语冲击的只剩下:“真美”的真实感受。仿佛旅游在物质丰盈的当下,意义远没有古时那么深远昂扬。或许是我们没有才情,也或许是整个过程里我们习惯在人群里穿梭而丢弃旅行真正的意义。到点了,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上个厕所,拍个照片,吃点东西,发个圈,旅行便画上了句号。至于关于它的其他,很少过问。我记得学《蜀道难》的时候,语文老师就说,好好学一下吧,免得你去了张嘴一个“啊,真高!”,你认真学了你就可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时觉得这辈子估计都用不上,现在想来,我们缺的不止是知识更多的是是情怀是认真感受钻研的态度 。
文字是景物最好的推广方式。发现就像是荒漠里步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景物是存在着的,然文字使之成为永恒,文字赋予它底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