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给学生留了两项需要简书完成的作业,一个是学校读书活动中倡导的“续写雷锋日记”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写一到两篇日记,记录自己学雷锋的事情。另一个是自一年级第一个寒假始就给孩子们布置的“感恩的信”,也就是用书信的形式给自己感恩的人写一封信,这是第十一封信了,这个活动主要针对传统中国人不善表达情感而设计的,让孩子们感恩就要大声说出来,说不出口,就用手谈的方式来表达,目的在表达!表达孩子的感恩之情。
应该说,这样两个活动的设计初衷都是好的,如果孩子们能够认真对待,那么,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真正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抒发阳光情感,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先说说这两个特别要求的文体吧。
日记,顾名思义,就是一天一记,记什么呢?当然是当天发生的事情、遇到的人、听到的话,已经经历后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是日记要写得内容。而日记也是有特定的格式的,也就是说,日记除了内容与其他文体有根本区别之外,还有它的固定格式,这个格式就是——日记通常没有标题,也就是没有题目,那些名人的日记的题目大多是后入给加上的。日记不应该有题目。还有就是,日记日记,一定要有写日记这天的日期记录,包括:年月日、星期以及天气状况,在这个记录下面另起一行,就可以开始写日记了。所以,日记通常情况下的第一句话都是“今天……”,或者“今天早上……”、“今天下午……”,日记的内容通常也是记事喻情或者记事喻理的。也就是通常会在日记中记录当天发生的一件或者两件事,然后感慨一番,议论一番。日记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
再说说信,信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特殊在它也有特殊的格式和一些要求。
首先说格式,信通常也没有标题,开篇顶格写称谓,信写给谁,开篇的称谓就是谁;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问候语是客套话,但还是要客套一下下的。再另起一段的时候就进入信的正文了,正文内容不限,说白了,写信又叫手谈,意思就是用手写着交谈,所以,正文中多以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就好像和一位故友亲朋在交谈一样。当然,给长辈写信还需要用敬语。所以写信的时候要感觉对方就在你对面坐着,你们在聊天,有些话当面聊不好说或者不方便说,写信就容易一些。另外,信的结尾要有祝福语,还要有落款和日期。
那我为什么说这两天看到同学们的作业心里不舒服呢?六年级的学生了,弄不清什么是日记,什么是信。看着这样的作业,很是无语。日记,没有日期,内容有刚放假的,有假期生活记录,有写我的爸爸的,有写去年过年放鞭炮的,至于内容,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主题是“续写雷锋日记”,这好事做得,都去公交车上让座了,都把楼下回不了家的孩子送回家了,都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做饭了……开篇有“就在昨天……”,有“放寒假了,我们一家坐车去旅游……”,有“记得去年春节的时候……”唉!一脸黑线啊!信就更不要说了,开篇没有称谓,结尾没有落款,网上抄来的一段段溢美之词,看着鸡皮疙瘩直冒,年夜饭都要吐出来了。什么真情实感?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不会好好说话,不会表达自己吗?感觉孩子们就是在应付差事。
怎么破?加强练习,对吗?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猴孩子们清楚该怎么办,然后重写吧!好好做人,好好写作。我手写我心!写得是心啊!瞧我这个数学老师操的这心吧!但愿猴孩子们能够明白我的苦心呢!
最后总结一下——
日记的要素:没有标题。日期;第一人称;记录当天所发生的事、叙议相辅相成;记一件当天发生的事,议一议这件事给自己的启迪或者感悟或者想法,或者夹叙夹议均可。
信的要素:没有标题。称谓;问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抒发情感,讲述事例,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后要有落款+日期。书写格式要注意,称谓顶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