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浅谈马克思主义(十三)真理能够被认识吗?

浅谈马克思主义(十三)真理能够被认识吗?

作者: 双龙戏珠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5:52 被阅读24次

前面四章我们谈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那么接下来第二问题,既然这个世界是物质的,那物质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马克思从物质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怎样发展和朝哪儿发展向我们展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逻辑。

那么接下来就到了第三个问题:既然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又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时刻在运动的。那么,我们人类还有能力认识这个时刻处于变化和运动当中的物质世界吗?

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客观物质世界,一极是人类的主观精神世界,这两极能相遇吗?能重合吗?人类能窥探到物质世界的真相吗?

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人类能认识客观世界吗?人能窥探到真理吗?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说人类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即:可知论。这个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海洋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深海鱼类,这种鱼以前从来没有被发现过。那是不是表示这种鱼以前不存在呢?当然不是,只是人类之前没有发现而已。

医学上对于肺部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专家认为抽烟太多引起肺癌,有的专家认为遗传因素是元凶,还有的专家认为是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和环境引起的。那么到底肺部疾病是怎么产生的?现在没有确实的答案。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肺部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引起肺部疾病的原因不可能知道吗?当然不能,肺部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在那里,只是我们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找到这一原因,但这个真正原因一定能被人类所认识。

所以真理就存在于那里,只是有些还没有被认识,不是不能被认识。这种观点叫可知论。

还有一种观点是人永远不可能认识真理,即:不可知论。这个比较有代表性哲学家的就是笛卡尔和休谟。我们来听听不可论者给出的理由。

首先,不可知论认为人类会被自己的感官和经验所欺骗,人类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真正知道。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一幅山水壁画时,壁画上景色山和水看上去是立体的,如果我们用手去摸一下就会发现壁画其实是平的;当我们把一根直木棍半截插入水中,木棍看上去是折的。可是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实际上木棍依然是直的。我们的感官会欺骗我们。休谟说,我们一辈子只见过黑色的乌鸦并不表示世间没有白色的乌鸦,石头从我们手里落下并不一定会掉在地上,尽管之前有许多次石头从手里落下时都掉在地上。这个说法听上去很荒谬,可是多年后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明了休谟的正确。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被认为是正确的,而且无数次物体试验都证明牛顿是正确的,可是就像休谟所说的,之前再多的经验也不能证明下一次一定会正确。我们容易被我们的经验所欺骗。

不可知论的第二个理由是:我们不可能做到无穷举证。要想证明你的观点是真理,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和论据,同时这个理由和论据也需要论据来支撑,如此无穷举证下去,是不可能做到证明一件事情是真理的。还是让我们举个例子:一天,庄子和朋友惠子在游湖。看到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庄子感叹到:“你看,鱼儿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多快乐呀!”惠子听了之后反驳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也不示弱,说:“对呀,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想证明鱼是快乐的,需要无穷举证下去,同样惠子如果想证明鱼不快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事实上都是办不到的;再举个现实点的例子,我们经常把“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是由家庭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这个观点当作至理名言。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妈妈一句话,竟成了孩子一辈子的阴影!千万别再说的》、《太可怕了,对孩子唠叨的后果这么严重》、《这种爸爸,终将毁掉孩子》、《父母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班级前十名的孩子,父母每天说这些口头禅》等等。可是要想证明这些观点正确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孩子的成长成功的影响因素除了家庭环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能穷尽。比如,孩子自身的遗传因素、营养饮食、学校教育、同伴影响、有没有有遇到好老师、遇到的挫折、机遇、是否能遇到一个贵人、跟什么人谈恋爱?结婚对象是谁?……,无法穷尽。其次,如果要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就要一一排除其他因素,在保证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之下,来比较两个不同家庭环境影响之下的孩子的差异,这是无法完成的事情。最后,即便能排除万难做到第二点,也无法保证孩子不受突发情况的影响和奇迹的发生。所以,不可知论者才悲观地说,我们其实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怀疑论者的第三个理由更悲观: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都可能是假的。笛卡尔著名的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就是这个观点。笛卡尔怀疑一切,他不相信前人的所有理论,他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他对每一件事情都加以怀疑,他希望自己的知识是建立在一个确切的基础之上。因为如果知识大厦的基础是假的,那么无论这个知识大厦建得有多高,都是在做无用功。笛卡尔的“怀疑一切”的思想和我国古代庄子的庄周梦蝶的“物化”思想是一样的。就是告诉世人:我们其实是无法区别“真实”与“虚幻”的,因为我们都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间接感知这个世界,我们无法保证感知的外部世界一定是真实的。电影《黑客帝国》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电影里的虚幻世界里,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在真实的世界里生活、学习、工作、吃饭。但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桶中之脑”想象出来的场景,真实的情况是所有人的脑子被插着管子,被一个黑暗势力所控制。小说《苏非的世界》里,苏非就是一个作家笔下虚构的人物,苏非在小说世界里有真实的身份,有妈妈爸爸,有朋友,有自己的宠物狗,每天上学,吃饭,回家,睡觉,还举办宴会。在小说世界里,苏非一定认为她生活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所以,真实和虚幻,谁又能真得知道呢?

这是不可知论者的观点。

既然对于人类能否认识这个世界,能否窥探到真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马克思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回答的呢?

马克思跟前面两种都不同。

相关文章

  • 浅谈马克思主义(十三)真理能够被认识吗?

    前面四章我们谈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 关于《大众哲学》的读书笔记(八)

    甲:这个世界真理真的能够被人知吗? 乙:你想对于一个核桃,我们不是逐渐的在认识它吗?不是逐渐的接近真理吗? 甲:但...

  • 浅谈马克思主义(十四)真理的标准问题是哲学史上革命性的突破

    上一章,按照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人类是可以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的。那么,如何认识呢?客观世界的规律和真理就在那...

  • 哲学的追问(2)‖意识之辩

    意识之辩 认识是什么?人是否能够认识世界?怎样进行认识?人的认识是否能够获得真理?人的感觉和理性,哪个更可靠? 有...

  • 认识真理

    认识真理 作者:金晓胜 我写过很多文章,也分享过一些天主的道理。但所有的文章终究还是出于零散的状态,我想归纳总结成...

  •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十二月十三日

    十二月十三日宗教之中有真理吗? 我们的问题是:在宗教的神学、理想和信仰之中难道没有真理吗?让我们来检视一下。我们所...

  • 浅谈|很高兴我能够认识你

    昨晚被师傅拉出去坐小板凳了,听着他给我讲他的经验阅历后我心里慌的一匹,回来后以不同的心境连夜写了篇不咋的文章。 结...

  • 科技数字结界

    毛泽东的《实践论》中曾提到: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

  • 轻言放弃的,全是败笔

    人生阅历,会告诉你一些真理,轻言放弃的,全是败笔。 马克思主义原理说,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因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

  • 沐浴真理之光

    新华字典中这样定义“真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真理定义为:真理是客观事物极其规律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马克思主义(十三)真理能够被认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h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