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见另一个世界,才能看见真实,更真实。
见过的人很多。这种东西随时可以有。
格局很大,心里想的也一定很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可是物质从哪里,如何创造?
不过是多了一份责任罢了,心里想的念得有了一个人罢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只有怜悯,激情,熟悉。是一种短暂的情感波澜。
科学的发生行为和分析行为,大概应该从生物代偿,经济损益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它。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角度。
能够看见理解别人的世界,其实就是爱。才能相互珍惜。
就像我总是不知道她的意图。于是总让她伤心失望。
行为发生目的是为了生存维持生命健康存在。
对人,对物的劳动,代偿来弥补缺陷。
我们寻求安慰,累了通过休息,或者食物来安慰。伤心了通过音乐艺术来安慰。
好逸恶劳,用最小最少的自我损耗,获得最大最多的缺乏所需,是我们的行为发生秉持准则。
对人发生的行为,自然是希望通过对方获得所需。自己可以有物,可以制造,当然是更好的。
依赖的外物越少,说明人越完整。生命力越强。
通过指望别人获得,你就一定要有所失去,损耗,用来交换。常常是不能因此获得所缺乏的东西。越缺乏越得不到。
付出爱的,得到别人给予的,没有选择所爱的权力机会。付出有的,得到所爱的,当然感到快乐满足,自由幸福。
那么一个人成为什么样子,就看他付出了什么,得到的什么用于自身。还要看她对待被给予的东西是什么态度。是否珍惜。
面对所不能得到的所欲,又是什么态度如何对待的。
完善系统的行为,内心朴素,天然,平衡,对事物没有贵贱美丑之心。仿佛世界上对她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贵的,没什么东西是贱的。人就是完整的了。
生长期间不能依赖外物满足,那么劳动付出依赖外物,人一生都是缺陷缺乏的。
生长期间得到足够的养分,那么所欲望从外界的东西就少了,自然就不轻易向外人,弯腰。
弯腰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通过别人的需求来因此修正自己,收敛自己,进步自己,然后获得所需的物质。
依赖物质来美化自己的,都不是自己。
对人弯腰的目的不也是为了获得食物吗?
通过看见别人的角度视角,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来修剪自己,是一种进步。所以这种姿态看起来非常卑微,收敛自我。仿佛在别人的庇佑之下一般,由别人指挥,活在别人的意志里。
不带着暧昧的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个人相处,也许那种情感更真实更经久耐磨。
而活在自己意志里,一切由自己所看见,所思,所想,所欲发生的行为,选择,就容易膨胀主观自私,任性,自我。于是看不见世界,看不见真实,看不见别人。
以别人的意志去发生行为,又会觉得别人高高在上,自己低微。也许是自己没有爱自己吧,只顾付出,而不收拾自己。或者是你收拾别人,又干净自己,于是就有了和自己一样的人。你想对自己做的行为,做给别人,你想得到的东西也给别人,你不想对自己做的行为不想得到的东西,一定是觉得对自己不好的。实际行为中,我们会先对自己做,然后在教给别人应该如何做。根据别人的行为和样子去打扮对方。对方就像自己的助手一样,让自己感到方便听话,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行为。
想对自己做的行为,做给别人,想得到的东西,让别人得到,那么对方就是你的意欲。
想对自己做的行为,做给别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代偿依赖而生。
想对自己的,就是自己缺乏的,做给别人那自己成了谁。想对别人的,希望对方更好,或者通过对方来获得目的物。都是一种依赖思想。都是依赖而生。这首先是自己得到了满足的,才会主动去付出给别人。
所以想对自己的行为如果不能,就会感觉自己被封闭在四面都是墙的柜子里,手伸不出,脚踢不出。身体意志无法伸展,被困住的感觉。并且让别人去做,自己会感到痛苦万分。
有一种被夺所爱的感觉,看着自己所爱被别人得到的感觉。
只有自己身心满足,才能去关爱别人。看见别人。
自己想对自己做的行为。自己对别人做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