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秋日恋曲(其一)读秋

秋日恋曲(其一)读秋

作者: 若水遥 | 来源:发表于2024-08-01 07:38 被阅读0次
踏清秋

秋,是一首韵味悠长的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是一曲余音袅袅的歌。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唐诗宋词中的秋意扑面而来,带着古人的情思与感悟,让我们沉浸在那深邃而美妙的秋日世界。

众多诗人笔下的秋日风情,值得诗词爱好者去探寻领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我们展现了雨后初秋的宁静与高洁;杜甫的《新秋》,道出了新秋黄昏到夜晚的萧瑟与苦闷。还有司空曙、刘言史等诗人,用他们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意的渐进、立秋的景致。

秋,在诗人的眼中,有时是伤感的,如李益对时光与人生的慨叹;有时是深情的,像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它可以是刘禹锡笔下胜过春朝的豪迈,也可以是杜牧那“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的简洁与灵动。

这些诗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他们在秋的怀抱中,或悲或喜,或忧或思,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走进这秋的诗篇,去感受那千百年前的秋意,去触摸诗人的心灵,一同领略秋的魅力与深邃。

1. 《山居秋暝》 -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隐居于终南山时所作,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山水名篇,描绘了雨后黄昏的初秋景色,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2. 《新秋》 -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诗歌根据新秋时节的物候特征,描写出了新秋黄昏到夜晚的萧瑟景象,抒发了时光易逝、功业难成的苦闷之情。

3. 《立秋日》 -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着意描写了夏秋之交间的物候变化,刻画出了秋意渐进过程中的早秋之美。

4. 《立秋》 -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用典古朴,风格简洁飘逸,生动地描写了立秋时节暑气消褪、树叶飘落的景象。

5. 《立秋前一日览镜》 -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诗人以实喻虚,慨叹秋风一起、万物凋零,想到人生岁月蹉跎、万事成空,而自己仍要坦然面对未来。

6.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此诗是诗人在立秋节写给好友元稹的,运用重复字词巧妙,融情于景,清新简约。

7. 《秋词》 -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豪迈之情。

8. 《早秋客舍》 - 唐·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9. 《立秋后一日凉风萧瑟便若感人》 - 宋·宋庠

倏忽徂炎罢,惊秋自此辰。残蜩空爱露,孤扇欲辞人。嵩少千寻岭,沧浪万里津。如何一乘兴,烟策弄飚轮。

描绘了立秋后第一天的凉爽景象及诗人的感慨。

10. 《立秋后》 - 宋·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反映了立秋后气温的宜人以及诗人的心境变化。

11. 《立秋夕》 - 宋·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闲立梧桐看月生。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描绘了立秋之夜的宁静美好。

12.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 宋·陆游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乐观态度及病愈后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喜爱。

13. 《立秋二绝·其一》 -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通过对比三伏天的炎热与立秋的凉爽,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乐观态度。

14. 《立秋二绝·其二》 - 宋·范成大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描绘了立秋时节的饮食习俗与节日氛围,表达了诗人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15.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描绘了立秋前一日在西湖游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喜悦之情。

16. 《立秋》 -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写出了立秋时节天气转凉,诗人寻找写诗灵感的情景。

17. 《新秋》 -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此诗将立秋与七夕结合,既描写了立秋的自然景色,又融入了七夕的神话元素,同时也体现了对时光和农事的思考。

18. 《立秋日登乐游园》 -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充满了英雄迟暮的悲秋之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19.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把咏秋和七夕结合,写出了节气的自然转换、七夕的美丽神话以及立秋的物候特征,同时劝导人们早作农事安排,珍惜时光。

20. 《立秋夕有怀梦得》 -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在秋夜的清幽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1. 《宣府逢立秋》 -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写出了边城立秋早寒的特点,以及诗人对爽朗秋气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2. 《舟中立秋》 - 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时事的忧虑。

23. 《立秋》 -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相关文章

  • 秋日恋曲

    秋天的风吹散了天边的晚霞, 走入黄昏的你留下骄傲的背影, 再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只因你— 春、夏、冬, 都变得肤浅,...

  • 【680】秋日胜春朝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

  •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赏析

    《秋唱二首.其一》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皆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们所读的...

  • 【摄影】秋色唯美记忆

    秋词(其一)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

  • 秋日读《秋词》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多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后感:“伤春悲秋”致审美疲劳...

  • 自古逢秋多寂寥

    今天彩虹花晨读朗诵的是刘禹锡的《秋词》。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的恋曲

    当晨光洒满大地时 一切都披上了金灿的霞衣 在秋的世界里轻弹歌唱 树干抖动吹起风笛 向飘逸远去的叶片道别 来年有缘再...

  • 秋之恋曲

    一叶知秋 秋 深知 叶的美好 月 知秋的寂寞 荷塘叶瑟瑟 莲蓬可御风 秋 是一幅写意画 浓浓的收获 色彩斑斓 寂寞...

  • 《读经典:诗词之美——关于秋天的诗》(一)

    秋词 其一(刘禹锡 )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

  • 秋词(二)

    秋词(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日恋曲(其一)读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ho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