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先生解析《中庸》:修成崇高品德,感化周围
- 品牌推广人冯志亮:蓝海观点对于互联网发展的意义
- 品牌推广人、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通发技术与近年来网上兴起的信
- 冯志亮先生——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著名姓氏
- 冯志亮——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
- 《百家姓与你同行》——北京大学冯志亮教授解析傅姓的前世今生与精神
- 《冯志亮谈不一样的百家姓》——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
- 《冯志亮谈不一样的百家姓》——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
- 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冯志亮教授谈姓氏源考与祠
- 《冯志亮谈不一样的百家姓》——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在远古时候的殷周,已经有“天命”的说法,当时的统治者们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想法说成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我国儒家学派保留有“天命”的思想,例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曾说“畏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一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中庸》开宗明义,肯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性”、“道”、“教”三项,用以解释“道”的渊源。作者认为:上天以阴阳五行的道理来交付给人,人类运用这些道理来修成诚的美德,这就叫做“性”,人有了性之后,做事遵循它,这就叫做“道”。
圣人应当运用“道”去约束民众,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使做事过分的人回撤,使做事不及的人前进,这就叫做“教”。在作者看来,先有“性”,后有“道”,再有“教”,“性”、“道”、“教”三者是相承的,在逻辑上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理论产生的一个源头。这三句话是《中庸》的开端。理解这个开端是我们进入《中庸》的关键。
在这里,“天命之谓性”就是说,人类起源是天之所造,是天的一部分,他所含有的特殊性即人性,是与他的知识(生来就有,区别于动物的天性)联系在一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仁”。这个“仁”,以他的知识为特征,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萌发的种子,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里“天命”中所谓的“天”并不是现代人自然意义的“天”。这个“天”,是具有人格意义的至上神。在儒家看来,人自降生之日起,就必须听从“天命”,在“天命”中完成自己,成就每个人异于禽兽的本性,完成“天命”的赋予。
在《中庸》里,“天命”是内在于人的,它不是以外在于人的姿态为人立则,向人提供某种规范,而是直接进入人心形成人性,给人以命令。在这一传输过程中,给令者是“天”,而受令者则是人,人性直接秉承“天命”而来,而“天命”是每个人得以成就人性的直接原因。在这一思想中,人必须完成“天”所赋予之“命”,因为这正是人异于禽兽能成为人之处,亦即人性的成就之基。《中庸》这一思想后来为孟子及宋明儒陆王学派所继承。孟子道性善,曰求放心,陆王曰心即理,便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钱穆先生在一次名为《中国人的思想总纲》的学术文化讲座中,曾这样解释《中庸》开卷的三句话:
“四书里《中庸》的第一句,就说‘天命之谓性’。天命赋予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吗?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性’字。我此次来讲中国的国民性,就是这意思。
为什么你的‘性’这样,他的‘性’那样;中国人的国民‘性’这样,西洋人又不这样。这需要拿天时气候、山川地理、历史传习等种种,会合起来讲。简单说来,这即是所谓‘天命’。天在哪里?就在我本身,就在我的‘性’。我的性格,就是天的一部分,我们人就代表着天了。可是一个人只能代表天的小小一部分。你是一女子,便是天性之阴;你是一男子,便是天性之阳。人分阴阳,天亦分阴阳,如昼夜寒暑等。中国的阴阳家便喜欢从这里讲。此处不详说。”
‘率性之谓道。’‘性’可以讲是天性、人性,‘道’亦可讲是天道、人道。率,遵循义。遵循你的天性而发出的,便是人生大道,亦可说是自然大道。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倦思睡,都是率性,即都是道。违背人性,就非道。
魏晋清谈讲坦白,讲直率,把你的内心坦白直率地表现出来,这就偏于道家义。儒家言遵循,工夫便要细密些。但儒道两家还是一义,都是通天人。或许一个种田人比一个读书人更能近于道家言的率性,而一个读书人则需要懂得儒家言的率性。所以儒家要讲修身,而道家在此则不多讲。换言之,道家重在讲自然,儒家则更注重讲人文。率性之谓道,亦即天人合一。”
‘修道之谓教’。人道需包括天地及社会人群,故需随时随群而修。周公所讲的道,孔子出来修,以下仍需不断有人起来修,此便是‘修道之谓教’。亦即是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有变便需有修。但尽有修,还是这一道……修道之‘修’,有修明义,有修正义。周公讲的道,孔子起来修正,又继续有孟子、董仲舒起来把孔子之道修明修正。另一面说,庄子、老子亦来修正孔子之教。所以《中庸》开始的三句话,实是含义无穷。”的确如此。
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它的含义却极为深奥。它不是针对现象界所作的描述,而是基于长远的传统与独到的见识,对于人性的本质所作的论断。这是一种信念,但它不是没有根据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由经验归纳而得,但却可以用来说明人的主要经验。换言之,人之所以构成如此的人类世界,既要求分辨善恶,又要求行善避恶,好像真有一种命令在其中主导,其原因正是《中庸》所要说明的。
每个人开蒙启智之后,都会好奇地探寻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但总是不得要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哲学意味的经典,《中庸》开宗明义,回答了世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天命之谓性。这句话说得言简意赅,玄远深邃,颇难理解。要想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必须参透“天命”和“性”两个关键词。
在科学昌明的当今社会,我们尚且不能回答生命起源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了。所以,先哲把生命和人类智慧的起源笼统含糊地归结为“天命”。那么什么是“天”呢?姑且理解为宇宙世界的最高主宰吧,类似于西方的上帝。但是,儒家的“天”不同于上帝,它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某种需要个人来完成的使命,这便是“天命”了。
换句话说,《中庸》认为,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更为奇特的在于,当上天赋予人“性命”之后,人便有别于其他动物,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自觉完成使命的能动性。故而,《中庸》视野下的人,能够感知天命,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动地体认、回应并完成上天的使命,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
在赋予人使命的同时,上天也同时给予人类共同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使命”“共性”“个性”的综合,便是《中庸》所说的人之“性”。所谓“共性”,是说每个人的生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芸芸众生完全相同的,比如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比如饥餐渴饮的基本欲求,比如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等等。所谓“个性”,是说人的天性中还有一部分是自己独有的,比如性格爱好、饮食习惯,比如精神气质、先天禀赋,等等。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正是因为禀受于天的、生来具有的这些资质,才能得以完成上天的命令,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些道理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答案是通过圣人了解的。圣人负有特殊的使命,他们以其特殊的禀赋,洞察宇宙世界的本源,比常人更明确地感受到人类的“天命”,并掌握了体认天道的具体路径。他们总结宇宙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人们修身养性的方法,解说构建和谐社会的策略,引导人们获得成功,这被称为“圣人之道”。上天就是通过圣人把这些道理传播到人间的。
与圣人不同,世俗之人的成功,在于领悟圣人之道后,充分发挥自己能动之“性”,修成崇高品德,感化周围民众;磨砺杰出能力,造福社会国家。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我们“率性”而为。“率性之谓道”,这便是《中庸》给世俗之人指出的成功之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必须认清自己的“天命”和“个性”,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功立业。
“人啊,认清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雕刻的名言,被芸芸众生奉为圭臬。可是,这句话对于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都没有述及。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则清晰地告诉我们,要从天命角度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目的是实现人生使命,达成人生圆满的途径是“率性而为”。相较古希腊名言,《中庸》的见解不仅同样高深,而且更为丰富全面。
古罗马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其哲学著作《沉思录》中曾经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最智慧的生活,就是顺应自己的天性去生活……”而依据《中庸》理论,则可以说,人的成功便是正确定位人生,发挥出自己的无限潜能而有所作为。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