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小说原创小说汇
众口都能铄金,何况血肉之躯

众口都能铄金,何况血肉之躯

作者: 楚无忧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20:50 被阅读86次

半夜里,邻居家的两口子又吵起架,似乎还砸了杯碗,女人哭嚎,男人嘶吼,后来不知谁夺门而出,一声哐当之后夜色归于平静。

我住的是老楼,隔墙不隔音,惊醒之后怎么也睡不着了,只好起身披衣,到书房里翻看数年前的旧相册。

这是我的一个习惯,每每失眠,便要找出那本老旧的红丝绒相册,一页一页细细翻看,把上面每张年轻的笑脸都回忆一番。

今夜,我的目光定格在单立春身上,他只比我大两岁,辈分上却是我的表舅。

我只有一张单立春的照片,是他14岁那年站在家门前一棵老杨树下照的,他左手扶着树,右手拿着一本书,咧嘴笑着,整齐的牙齿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一副简单快乐的少年模样。

单立春去世有二十年了,他没有坟,一把骨灰洒进了村东头的小河里,这是他生前唯一的心愿,他想随水去与妻女团聚。我姥姥活着时,一提起他,便竖了大拇指,说单小儿是个重情的男人。

单立春小名单小儿,一九七零年出生在东北一个顶小的村子里,是我二姑姥唯一的儿子,他前头有五个姐姐,后头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子人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缼食少穿,很是穷苦。好在二姑姥天性乐观,从不见愁容,她把城里亲戚们捎来的旧衣服改瘦改小,再洗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们穿了去,任谁看了都要夸几句。至于饭食,一把去了烂叶的白菜帮子,放点猪油,切个土豆,洒上苞米面,也能炖出一锅饱腹的菜糊糊,吃得孩子们直吧嗒嘴。单小儿性格随他娘,每天笑呵呵的,爬树撸榆钱笑,下河捉鱼儿笑,连啃着硬窝头也笑,好像不知道什么是苦。

到了一九八五年,单家忽然有了钱。

那年,单小儿在镇上读初中,二姑姥爷突然就没了,他是在去给单小儿送厚衣服和咸菜疙瘩的路上,被一辆拉砖的拖拉机撞倒,倒地时后脑勺磕在了砖头上,在县城医院昏迷了五天没的。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二姑姥领着孩子们抱着他僵冷的尸身哭得昏天黑地,怎么也不同意入殓,后来肇事撞人那家卖了拖拉机东拼西凑弄了一万块钱拿给二姑姥,才把这事儿了了。

单家自此成了万元户,村里唯一的万元户。

二姑姥从悲伤里缓过了神,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而且要往好了过,才能让孩儿他爹瞑目。她跟单小儿商量,让他退学,家里就他一个男丁,他要做起家里新的顶梁柱。单小儿听话,当天就去镇里中学把行李卷背回来了。那天以后,单小儿便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

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村,思想和教育还跟不上,念书念到高中的孩子很少,考出去的更少,一般到了二十就得成家了,所以单小儿在二姑姥的安排下十九岁订了婚,只等来年过了二十就结婚。

与单小儿订婚的姑娘叫王春英,比单小儿大一岁,是乡供销社王会计的三女儿,这王会计是出了名的老实巴交,别看整日拿着算盘子,却一是一二是二,从来不会算黑账,他生的女儿也错不了。

春英人长得白净瘦高,说话温柔,还会做衣裳。前年她去镇上学了裁剪,回来后便开始接零活,邻里乡亲都乐意找她,说她手巧心细,做的衣裤老合身。这样好人家的好姑娘,是二姑姥从十里八村的待嫁姑娘中精心挑出来的,若是以前,万万不敢想的,现在可不一样,谁叫咱是万元户呢!

单小儿和春英订婚前当着长辈的面见了一次,两人都羞红了脸,也没怎么说话。后来春英跟单小儿说,她头次见他就认定他了。

转年婚期将至,二姑姥拿出五百块钱给单小儿,让他带着春英去镇上给她买辆永久牌自行车,顺带着置办新婚的衣裳和家用。春英朴实又会过,说只买一辆自行车就好,往后他俩骑着去哪儿都方便,衣裳就不买现成的了,又贵又不合身,不如去挑几块布料子,她亲手来做。

第二天一大早他俩就出门去等客车,那年月还是坑洼的土路,一天就一趟去镇上的车,早去晚回,在村西头的一棵老榆树底下等就行。眼见着客车像个白点似的从老远的地方往这边开,单小儿十三岁的小妹谷雨突然跑来了,拽着春英胳膊不撒手,非要跟哥嫂去镇上玩,两人拗不过她,只好带着她一同去了。

到了镇上,先去百货店买了自行车,带横梁的黑色永久牌,公家售的东西不能讲价,花了一百六十九块钱。出了百货门,单小儿把谷雨抱坐前面横梁上,然后他跨上车子,春英轻盈地跳上后座,三个人高高兴兴绕着空地骑了好几圈,然后乐悠悠往集市上赶。

进了集市谷雨就摸着肚子喊饿,单小儿想带她俩下馆子,春英不同意,指指不远处的面摊说:“咱仨儿就去面摊上吃一口,省下钱多扯块布给谷雨做个新书包。”谷雨一听能有新书包背,嘿嘿乐了,点头说:“我听嫂子的话,咱就吃面条去!”

正是饭点,面摊摆的几张小木桌子都围满了人,好不容易挤出一个位子,春英让谷雨坐下吃,她跟单小儿倚着一旁的大柳树吃,正好自行车停在树下方便照看。面条是手擀的,卤子用荠菜疙瘩和土豆做的,热气腾腾香喷喷,吃得人汗津津的。

面条吃到一半,谷雨过来拽了拽春英衣襟,小声说:“嫂子我憋得难受想去茅厕。”春英赶紧放下碗,让单小儿看好自行车,她领着谷雨找茅厕去。单小儿本想跟着去,一寻思反正大白天的她俩互相作伴呢,能出啥事!

单小儿扒拉完面条,在柳树下等了十几分钟,也不见两人回来,心里开始犯嘀咕,她俩莫不是迷路了?正推了车子要去找,就见谷雨从人堆里钻出来撒丫子往他这边跑,春英在谷雨后面几步远,跌跌撞撞也往这边跑。

单小儿紧忙迎上去问:“你俩咋了?”谷雨扑到他怀里咧嘴就哭了,磕磕巴巴说:“茅……茅厕……有……有坏人!”春英则一把拽住单小儿胳膊,站他跟前边淌眼泪边发抖,嘴唇抖得说不出来话。单小儿急了,问谷雨:“茅厕在哪儿?我去拾掇了那狗杂碎!”春英这才缓过神来,怕他去了出事,死命拦住他说:“我俩没啥事,咱赶紧回吧!不然家里头该惦心了!”单小儿说:“可不是没事,你俩都吓成啥样子了!”春英摇头:“就是有个男的走错门进了女厕所,冷不丁吓一跳,不打紧的。”

男人总归没有女人心细,单小儿听春英这么说,也就没多想。

可继续溜达的兴致没了,三人就骑上自行车往家回。一路上春英没再说话,用双臂从后面紧紧环着单小儿的腰。多年后单小儿回忆起那一幕,仍旧很后悔,倘若当时没有一味鲁莽愤怒,而是仔细问清楚情况加以开导,春英心里便不会落了病。

快到家门口时,春英跟单小儿说:“一会儿让谷雨自个进去,你直接送我回家。”单小儿不解:“都到家门口了,咋说也得吃过晚饭再回去!”春英不肯:“今儿逛累了,想回家歇着。”

谷雨打前梁上跳下来,走到大门口拔门栓,春英紧忙跟上前悄声叮嘱谷雨:“今天在镇上的事儿别告诉娘,省得她记挂。”谷雨点头答应了。

可十三岁的孩子哪藏得住事儿,进屋就往她娘怀里钻,抹着眼泪儿跟她娘说:“我们在镇上茅厕遇见坏人了!那坏人扯我嫂子衣服还拽她裤腰带……”话还没说完,二姑姥就狠劲拧了谷雨大腿一把,拿眼睛瞪她,不让她再说。

屋里还有其他人,是邻家的袁秀香和后院刚嫁来两年的吴家二媳妇,她俩晌午吃完饭就过来帮着二姑姥纳鞋底。

谷雨不敢再说下去,低头坐在炕沿儿上。

吴家二媳妇是个人精儿,见气氛尴尬,立马站起来抻抻腰说:“婶娘,我今个儿腰酸,明儿再来帮你纳。”说完捧着针线簸箕就走了。

香秀人憨厚,也不吱声,还在那儿扯线。二姑姥也不背着她,指着谷雨鼻子骂起来:“你这傻愣妮子呀,啥话都敢胡说,你这回可毁了你嫂子名节啊!”

谷雨见娘这么生气,吓得哭嚎起来。

香秀见不得孩子哭,就劝二姑姥:“你骂孩子干啥,她哪懂那些!”

“你说说咋整啊,春英那孩子心思重,要是往后谁嚼了舌根,可不毁了她!”二姑姥一时手足无措,对着香秀淌了眼泪。

“不就被哪个愣小子拽了下嘛,不算事,二子媳妇那儿我去说一声,叫她把嘴闭严实了!”香秀拍着胸脯打保票。

二姑姥一向信任香秀,也就不多说,两人继续纳着鞋底。不过二姑姥心里还是忽上忽下的,老觉得不安生。

直到十二天后春英嫁了过来,小两口在东屋过上恩爱小日子,二姑姥的心才开始踏实起来。

春英很快有了孕,单小儿乐得抱着她满地转圈,当天就给孩子起了名,小子就叫单乐,姑娘就叫单美。

二姑姥为了抱上大胖孙子每天都给春英做一小盘蒸肉,烀好的带皮猪肉切成薄薄的片,肥的瘦的都有,倒上酱油撒上葱花放锅里蒸,掀开锅盖的时候香味扑鼻。

谷雨也跟着高兴,她可以借嫂子光吃到蒸肉了。

日子本可以就这样和美平顺的过下去了。

没成想,春英怀孕六个多月时突然早产了。

“英儿早上起来还喂鸡喂猪呢,好得很呢,哪知道下午就肚子疼得厉害还出了血,到镇上卫生院大夫就说要早产,也不知咋了!”单小儿在产房外使不上劲干着急。

“你别急,女人生孩子都得遭这一回,准没事的!”春英娘安慰着单小儿,其实她心里也没底,她生了两个儿子四个姑娘没一个早产的,春英这孩子咋会早产呢?老话不都说姑娘随妈吗?

这边二姑姥在水房里打热水,一会儿春英出来得用热水暖了鸡蛋给她吃。

二姑姥神情有些凝重,既皱眉又叹气。心绪不宁地接水哪能接好,滚热的水洒出来把她右手烫红一大片,她却好像不知道疼,依旧垂着眼皮寻思啥。

春英终于出了产房,生了个跟她一样瓜子脸的姑娘,单小儿怀抱着女儿那一刻喜极而泣。

因为不足月生产,孩子瘦小孱弱,必须在保温箱里待着。春英没有奶水,二姑姥就去百货店买牛奶粉冲给孙女喝,为了孙女她啥都舍得。

等孩子能抱回家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春英和单小儿还不知道,这半个月里流言蜚语已经满天飞。春英双身子六个月就产女,让有心人联想到镇上茅厕拽裤腰带之事,随即添油加醋传得沸沸扬扬。

几个碎嘴子老娘们认定那孩子不是单家的种,跑到二姑姥跟前搬弄是非,唯恐这万元户单家不乱套。

二姑姥可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随手摸了把菜刀就抡起来,碎嘴子们吓得撒腿就跑,二姑姥边追边骂:“你们这些挨千刀的!再敢叨咕闲言碎语,看老娘不剁了你们喂狗!”

村里人是不敢当二姑姥面说什么了,但从此看单家人的眼神都不对,让人觉得里面掺杂着几分冷嘲热讽。

这种境况二姑姥在春英早产那天已经寻思到,不然乐观的二姑姥也不会唉声叹气。

可眼睛长在人家脸上挡也挡不住,二姑姥只好一次次安抚春英,说单家人是信她护她的,叫她不要在乎外人想啥。

单小儿倒是真不在乎那些,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冲奶粉洗尿布抱女儿,还不时的讲笑话逗春英。

起初春英也说没当回事儿,可看多了邻里乡亲曾经亲切如今却嘲讽蔑视的目光,到底被伤了心。

“那人拽我时谷雨就在旁边,我拼命挣开他拉上谷雨就跑,我到底犯了啥错啊?她们这么说我……”春英在房里对着单小儿委屈的哭了。

单小儿搂过她安慰:“咱啥错没有,那些人以讹传讹都闲出了屁,你可别往心里去,咱俩把日子过得红火火的,谁都说不出啥了!”

话虽在理,春英也懂,不过人言可畏,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寻思起那些白眼,她整个人都直哆嗦。

春英日渐寡言,干什么活都默默的,似乎出了声音就会引来别样的关注,大门都不敢出,做衣服的活也不肯接。有天邻家的香秀嫂子隔着矮墙喊她,说刚摘下来几个角瓜让她拿回去做菜窝头,她惊得一溜烟儿跑回了屋。

香秀是唯一愿意相信单家的憨厚人儿,她悄悄跟二姑姥说:“春英这是落了心病,得多劝劝啊!”

唉,咋能不劝,婆家和娘家磨破了嘴皮劝说,却都抵不过外人斜睨的一眼。单小儿为了春英跟人干了好几次架,可又有什么用,嘴长在人家脸上,怎么堵得住?

压倒春英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卖菱角的中年男人。

女儿单笑三岁多,大门外有个男人吆喝卖菱角,单笑缠着春英说想吃,春英心疼孩子就拿了零钱领孩子去买,走出大门春英习惯性的东西看一下,正好没旁人,这才放心去挑菱角。

买了八毛钱菱角,春英给一块钱,卖菱角的找给她两毛,这一给一找间男人的手不小心碰到春英手,春英吓得一抖,而这一幕恰巧被也跑来买菱角的李家嫂子看见。

这李家嫂子出了名的嘴大舌长,她瞅着春英和卖菱角的咯咯一笑,扯着嗓子喊道:“吆,这大兄弟长得真俊啊,你卖的菱角一定甜!”

春英顿时觉得她话里有话,赶紧抱着单笑回家,人刚走进自家院子,就听李家嫂子在身后又喊了句:“这菱角又黑又大,就不知道是不是正经的下岱吉菱角?”

“正经”俩字传进春英耳中,简直五雷轰顶,她两腿一软瘫坐在院子里,眼泪跟决了堤似的往出倾泻。

春英再也不复当初的开朗灵秀,眼睛变得黯淡无光,面色越发憔白,精神头一日不如一日。

终于,深秋的一个午后,春英抱着单笑头也不回的走进了村东头的小河里。

一大一小两具尸首三天后才捞出来,已经泡涨肿大,惨不忍睹。

单小儿跪地伏在妻女尸首上,嘶哑哀嚎,肝肠寸断。

二姑姥看着媳妇和孙女早已认不出的脸,心疼得呜呜哭,边哭边指着周围看热闹的人大骂:“你们这些狗娘养的!你们都不是人!你们活活逼死了这娘俩!看我不拿刀剁了你们……”还没骂完,二姑姥就气得昏厥过去。

春英和女儿的死并没有换回清白,也没有唤醒村里人的良知。

她之所以带着女儿离去,是不想女儿瘦小的身子担负野种沉重的骂名。但凡有点人性,都能体会到春英当时抱着女儿走向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的绝望心情。

可惜嫉妒心泯灭了人性,村民们更愿意坚信单笑不是万元户单家的种,不正经的春英带着野种去死是活该,万元户又怎样?还不是被惹了绿,王八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往后的几年,单小儿跟变了个人似的。他没有一日不郁郁寡欢,每天都胡子拉碴捧个酒瓶子去小河边坐着,嘴里絮絮叨叨好像在跟河水说话,喝醉了就倒在地上睡,醒了就接着喝,接着絮叨。

家里农活都是二姑姥带领谷雨干的,单小儿的世界里唯有酒跟河水。二姑姥曾想再给他娶个媳妇,他死活不干,说这辈子没了春英他只跟酒瓶子过。

那年代东北的散装白酒度数高,闻着都呛挺,喝下去跟火烧一样。单小儿在这些烈酒的浸润下,损了肝,得了肝硬化,没过多少时日肚子就肿的透亮,里面都是水。

最后的几天里,单小儿有时昏迷有时清醒,醒了就叮嘱他娘:“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进河里,我要跟她娘俩团聚去。”

单小儿走后,二姑姥把孩子他爹用命换来的钱平均分成了六份,五份给了嫁出去的五个女儿,剩一份留给谷雨做嫁妆。

从此以后,单家再也不是万元户了。

邻里乡亲看单家的眼神温和了许多。

我合上相册,沉思许久。

相关文章

  • 众口都能铄金,何况血肉之躯

    半夜里,邻居家的两口子又吵起架,似乎还砸了杯碗,女人哭嚎,男人嘶吼,后来不知谁夺门而出,一声哐当之后夜色归于平静。...

  • 众口铄金

    接上篇 今年确实是多事之秋啊!痛苦的事情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重复了。 就说说我前几天发的那一篇感悟吧,就是有病了不要四...

  • 众口铄金

    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厌恶,赞扬,批判,全凭一念。我不在意事情的真相,只是心中一...

  • 众口铄金

    小林近期喜乔新居,这是他和妻子看遍了全市的各种楼盘,价格合理户型合适,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全市最好的小学的学区房,儿子...

  • 众口铄金

    我今天体会到了流言的传播路径。 今天跟妈妈聊天的时候,妈妈说起她最近看的一个电视剧里的人很是大智若愚。我说大智若愚...

  • 众口铄金

    读过一篇文章牛是怎么死的。大意是牛下地回来和狗说,我今天工作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狗传羊,羊传驴,驴传猪,猪又...

  • 众口铄金

    众口铄金,读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汉语成语,亦作“众口销金”。意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1]...

  •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从前有个猎人,上山打猎的时候,遇见一群老鼠在吃一具野兔的尸体,他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后跟邻居甲说:“山上有群老鼠在吃...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语言的能力,美好信念的能力,能使人积极向上,快乐向善。勇往直前,能作用于身体的每一处,将我们的人生变成内在的美好!...

  • 《杀生》众口铄金

    《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荒诞、悬疑、黑色喜剧元素,以及极致疯狂中蕴含的深情。 三人成虎、众口铄...

网友评论

  • 5f26a5aae295:嫉妒心要人命 思想愚昧也要命
    楚无忧:@华美龙 我以后不会再写这种冷漠残酷的 感觉写的过程很郁闷 人心都善些暖些多好!
  • 75648f795b48:你好像第一次写这种现实的小说 赞一个
    楚无忧:@青春无悔999 不太会写 也不擅长 寻思尝试一次 结果差强人意 凑合看吧🙊

本文标题:众口都能铄金,何况血肉之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jziftx.html